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ID:10531105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_第1页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_第2页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_第3页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_第4页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李商隐与乐府诗论文关键词:现实主义李贺言情艺术手法乐府古辞  论文摘要:作为一位能博采众长、自辟宇宙的诗人,李商隐非常善于学习前代优秀的艺术传统。本文从他的拟作乐府入手,着重从“对乐府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对李贺诗歌的借鉴、对南北朝乐府善于言情的学习以及对古乐府诸般艺术手法的承传、发展和对乐府古辞的融铸、化用”等五个方面着眼,分析了在形成他独特诗歌风格过程中,乐府诗所起的点点滴滴的渗入与融汇作用。  有唐一代诗坛上,李商隐并不以乐府诗的创作而著称。但作为一位能博采众长、“自辟宇宙”川的大诗人,李商隐从乐府诗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艺术营养。李商隐早年的创作即始自乐府诗的摹拟。商隐自

2、幼跟随一位清高淡泊、悟守儒道的叔父学习,这位叔父“注撰之暇,联为赋论歌诗数百首,莫不鼓吹经实,根本化源,味醇道正,词古义奥。自弱冠至于梦奠,未尝一为今体诗。”(《请卢尚书撰故处士姑减李某志文状》)可以想象,耳濡目染之间,商隐的诗歌创作当始自古体。据其《樊南甲集序》所言:“樊南生十六岁能着《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则义山为文亦始于古文。后人在为其诗编年时,多将其拟乐府之作列于早年,不为无见。但商隐并不曾致力于乐府诗的创作。他现存诗六百余首,《乐府诗集》选录了九首凡十二篇,其中有拟古题乐府《无愁果有愁曲》、《王昭君》、《李夫人三首》、《杨柳枝》、《江南曲》等,有新题乐府

3、《楼上曲》、《湖中曲》、《烧香曲》、《房中曲》等。此外尚有未入选的古题乐府如《征步郎》、《效徐陵体赠更衣》、《柳枝五首》等,新题乐府如《宫中曲》、《射鱼曲》、《海上谣》等,合计也不过二十余首,仅占其总集的三十分之一。但对于摹拟、习作乐府诗起步很早的李商隐来说,乐府诗所发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他的拟作之中,更多的是对他诗歌创作点点滴滴的渗透与融汇,包括创作风格、艺术手法以及题材和语言等诸多方面。以下我们就试着分析一下商隐继承并发展了古乐府诗哪些优秀的艺术传统:  一、对汉魏古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  商隐借古题《无愁果有愁曲》慨敬宗的荒酒无愁、终召祸乱;以《烧

4、香曲》叹息守陵宫女的孤苦寂寥等,均是气味逼古之作。正因为这种有感而作的精神,义山的乐府拟作往往不蹈袭前人,有一定的变化。如《王昭君》虽用古题,但翻出新意,诗原为叹昭君远嫁而发,义山则托寓揭露了当时群奸蔽君、才人志士“有志不获骋”的黑暗现实。义山还善于“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房中曲》缘于《安世房中歌》,然变尽古意,倾诉了对亡妻的深厚悼念之情。在有限的拟作之中,义山亦能承老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之法,创作新题乐府。如《宫中曲》写宫妃望幸的凄苦,《射鱼曲》戒为名利所诱终至身丧者,都是讽叹生活中某一现象,焕然有新意。二、对李贺诗歌的借鉴。  商隐的拟乐府诗中,有近一半为摹拟李

5、贺之作。毛先舒《诗辩抵》论李贺乐府云:“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唯李贺一人。设色橄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商隐诗学昌谷,深得其精髓。他的此类拟作亦是雕镌琢磨,色调冷艳,用语极类昌谷,钱钟书《谈艺录》早己指出:长吉好用啼夕泣夕等字。……李义山学昌谷,深染此习。如幽泪欲干残菊露、湘波如泪色、夭桃惟是笑、蜡烛啼红怨天曙、蔷薇泣幽素、幽兰泣露新香死、残花啼露莫留香、莺啼花又笑夕、莺啼如有泪夕、‘留泪啼天眼夕、‘微香冉冉泪涓涓夕、‘强笑欲风天夕、‘却拟笑春风夕皆昌谷家法也。其例证很是详尽。不惟语言迥似,格调上二者也相近,义山的《烧香曲》、《楼上曲》、《湖中曲》等。  悼

6、谓其“杂长吉集中,几不能辨。义山学昌谷乐府,以一种刻琢精工的文人诗语替代了自然明快的古乐府语言,其诗歌既别于汉魏古乐府的质朴、工于叙事,亦不同于张王一派的浅俗平易、意旨显豁,完全成为个人抒情达意的工具。义山能入乎昌谷诗中,又能出乎其外,“宗其体而变其意,托意隐约,恍惚迷幻,尤驾昌谷而上之。他把从昌谷诗所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融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之中。三、对南北朝乐府的倾心。  南北朝乐府尤其是南朝乐府,长于言情,象《子夜歌》、《那呵滩》、《华山瓷》等,无不真率而热烈。商隐对此类乐府煞是青睐,诗中屡屡引用、化用《莫愁乐》、《西洲曲》、《子夜四时歌》等的语句、语意。又义山《樊南甲集序

7、》道:“后两为秘省房中官,往往咽嚎于任范徐庚之间。”则义山于学习南北朝乐府之际,颇受到齐梁艳歌的影响。故商隐最擅长所作是情词艳曲,存诗的十之七八必写女子,其最为人称颂的《无题》诸诗,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尝脱却一个“情”字?真“义山一生,善作情语”困也。虽然其《谢河东公和诗启》兑自己作诗“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但香草美人的存在毕竟是事实,偏于香艳正是义山诗作题材的取向。其间原因自是多样,而得益于南北朝乐府亦不容置疑。如商隐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