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

ID:10527483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_第1页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_第2页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_第3页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_第4页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组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实现~教育资源库  一、引言  1.1、问题的引出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单一媒体相继成为网络传输中的数据,进而各种媒体的融合使得网络多媒体运用层出不穷。目前,在Inter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其中不少是高带宽的多媒体应用,譬如网络视频会议(可视化IP会议系统)、网络音频/视频广播、多媒体远程教育、远程会诊,而传统网络最初是为数据传输而设计的,是典型的点点通信模式,是为保证数据可靠传输而设计的,所用的传输协议多为点到点的协议。其所具有的特点将增加网络发送负载,带来网络延时。这就带来了带宽的急剧消耗和网络拥挤问题。为了缓解

2、网络瓶颈,人们提出各种方案:增加互连带宽,改变网络流量结构,IP组播技术等等,其中,IP组播技术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组播网络中,即使用户数量成倍增长,主干带宽不需要随之增加。  组播技术可形象的描述如下:  假设一个企业分布于各地的子公司(两个以上)之间需要通过Inter进行实时的交换信息(数据,声音,图像),他们的计算机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理网络,甚至不属于同一自治系统,这种通信的特点是多点式的。子公司发出的数据希望其他子公司都能收到,而总部发出的指示全体子公司都应收到。这种多点通信方式为组内广播,即组播技术,也称多播技术,多目网关技术。  1.2、TCP/I

3、P传送方式  组播技术是TCP/IP传送方式的一种。在我们讨论组播技术之前先来看看  TCP/IP传送方式。TCP/IP传送方式有三种:单播,广播,组播。  单播(Unicast)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需要单独的数据信道。如果一台主机同时给很少量的接收者传输数据,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有大量主机希望获得数据包的同一份拷贝时却很难实现。这将导致发送者负担沉重、延迟长、网络拥塞;为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需增加硬件和带宽。  组播(Multicast)传输: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组播组中的主机可以是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也可以来自

4、不同的物理网络(如果有组播路由器的支持)。  广播(Broadcast)传输:是指在IP子网内广播数据包,所有在子网内部的主机都将收到这些数据包。广播意味着网络向子网主机都投递一份数据包,不论这些主机是否乐于接收该数据包。然而广播的使用范围非常小,只在本地子网内有效,因为路由器会封锁广播通信。广播传输增加非接收者的开销。  二、组播技术  2.1、组播技术的原理  组播是一种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者(组播源)发送单一的数据包到多个接收者(一次的,同时的)的网络技术。组播源把数据包发送到特定组播组,而只有属于该组播组的地址才能接收到数据包。组播可以大大的节省网络

5、带宽,因为无论有多少个目标地址,在整个网络的任何一条链路上只传送单一的数据包。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组播组中的主机可以是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物理网络(如果有组播路由器的支持)。  其网络模型如下图所示:    2.2、实现组播技术的前提条件  实现IP组播传输,则组播源和接收者以及两者之间的下层网络都必须支持组播。这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机的TCP/IP实现支持发送和接收IP组播;  *主机的网络接口支持组播;  *有一套用于加入、离开、查询的组管理协议,即IGMP(v1,v2);  *有一套IP地址分配策略,

6、并能将第三层IP组播地址映射到第二层MAC地址;  *支持IP组播的应用软件;  *所有介于组播源和接收者之间的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TCP/IP栈、防火墙均需支持组播;  2.3、组播地址  在组播通信中,我们需要两种一个IP组播地址和一个Ether组播地址。其中,IP组播地址标识一个组播组。由于所有IP数据包都封装在Ether帧中,所以还需要一个组播Ether地址。为使组播正常工作,主机应能同时接收单播和组播数据,这意味着主机需要多个IP和Ether地址。IP地址方案专门为组播划出一个地址范围,在IPv4中为D类地址,范围是224.0.0.0到239

7、.255.255.255,并将D类地址划分为局部链接组播地址、预留组播地址、管理权限组播地址。  局部链接224.0.0.0~224.0.0.255,用于局域网,路由器不转发属于此范围的IP包;  预留组播224.0.1.0~238.255.255.255,用于全球范围或网络协议;  管理权限239.0.0.0~239.255.255.255,组织内部使用,用于限制组播范围;  D类地址的最后28比特没有结构化,即没有网络ID和主机ID之分。响应某一个IP多播地址的主机构成一个主机组,主机组可跨越多个网络。主机组的成员数是动态的,主机可以通过IGMP协议加

8、入或离开某个主机组。IP多播地址影射到以太网地址的方法见下图。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