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

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

ID:10527441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_第1页
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_第2页
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工业性铬污染对湟水水质的影响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水 铬 水污染论文摘要:目的分析涅水六价铬(cr6+)污染现状及污染源。方法将涅水源头区的哈勒涧河上游设为对照点,按涅水流向将a泉、涅海渠、哆吧水源地、扎马降、酉钢桥设为调查点,于1996-2003年采集上述地区的水样并对cr6+含录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3年a泉cr6+平均含录为45.192mg/l,涅水上游涅海渠、下游扎马降、酉钢桥断而水中cr6+含录逐年上升,哈勒涧河上游至2003年为i1一仍未检出cr6+,2003年哆吧水源地首次检出cr6+(0.007mg/l)、结论a泉附近的青海海北化下厂是涅水上游cr6+

2、污染的主要来源。  湟水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是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1996年以来环保、水利等部门在涅水的多个段而检出六价铬cr6+,部分时间段其浓度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3年西宁哆吧水源地水井内又检出cr6+。为摸清cr6+的污染来源,为下一步污染源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消除饮用水源地的cr6+污染威胁,我们对湟水上游主要段而及相关水源地水中cr6+含量进行较长时间的监测和污染源分析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范围根据涅水各段而历年监测结果、湟水水系状况分析和工业污染调查背景资料,将湟水上游的海晏县、西海镇和哈勒涧河上游段至涅水小峡口确定为木次调

3、查的区域。.按水流方向将a泉、湟海渠、扎马隆和西钢桥作为主要调查点,将位于湟水源头区的哈勒涧河上游段作为对照点,见图1.  1.2cr6+的监测方法采用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一苯碳酞一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cr6+的含量[1].  1.3工业污染源调查范围根据湟水各段而cr6+监测值和工业分布情况确定处于涅水上游的西海镇为起点。起点以卜沿涅水流向至西宁小峡口的汇入湟水的各支流所包括的流域范围内的各工业企业,特别是将有可能生产和外排含cr6+的有关企业列为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沿湟水涉及调查的州、市、县为海北州、湟源县、湟中县和西宁市区。  2结果与讨论  2.1湟水各段而cr6+含

4、量表1显示,湟水源头区哈勒涧河上游段而,即木次调查的地表水对照段而,水中均未检出cr'6+,表明到目前为止对照段而及其上游尚未受到cr6+的污染,河水处于清洁状态。位于青海海北化工厂西侧约800m处的金银滩草原a泉受青海海北化工厂铬化合物的污染,其cr6+含量范围为25.0081.20mg/l,平均超出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三类标准(蕊0.05mg/l)的900倍以上,最高超标达1623倍,说明该泉水己受到严重污染,并呈现逐年升高之势,沿河而下的扎马隆段(该段而为国家控制清洁对照点)和西钢桥段而也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枯水期,扎马隆、西钢段而经常出现水体

5、cr6+含量超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11类标准现象,说明涅水己经受到cr6+的污染。1997年以来水利厅每月1次的水质监测资料显示,受青海海北化工厂铬化合物污染的影响,涅水西宁段地表水cr6+浓度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在涅水枯水期cr6+超标史加严重,超标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1997年全年仅有1个月的监测值超标,而2000年达到9个月监测值超标。2003年5月,6月连续两次在西宁哆吧水厂靠涅水岸的1号井内首次检出cr}+,浓度分别为0.007和0.006mg/l,虽均未超出gb3838-2002标准,但己对水源地的安全构成威胁。2003年5月与1号并

6、同时采样监测的涅水哆吧段地表水cr6+浓度为0.159mg/l,超出gb3838-2002中cr6+iii类标准(0.05mg/l)的2倍。  2.2污染源的确定与分析污染源调查显示,涅水西钢段以上涅水流域内除原青海海北化工厂外,未发现其它可能对涅水有cr6+污染贡献的排污单位,即原海北化工厂是调查区内涅水上游段唯一有含cr6+污染物外排的污染源。我们对该厂的详查也说明了这一点。该厂位于海北州涅水源头区金银滩草原上.基上为卵砾类上1989-1999年生产红矾钠过程中,因管理不善、治理污染设施未投入使用等原因,造成大量含高浓度cr6+生产废水、部分母液直排外环境;临时堆渣场、该

7、厂破产后丢弃的工业含铬原辅材料和留存于厂区的生产废弃物经淋、渗等方式极易进入地下水,因为该区地下水位埋深为0-9.5m,表而为砂卵砾石层而无隔水层分布,极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含cr6+化合物随地下水流向山东向西,在距厂区以西约0.8km处周围形成泉群(主要以a泉为主)外泄,经沼泽约以12.7x104m3/d的流量排入涅海渠和哈勒涧河。该泉水的多年监测显示,泉水中cr6+超标平均在900倍以上,己成为排入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我们根据生产工艺及可能的污染途径对该厂排放的cr6+进行了平衡测算,结果显示现滞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