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2101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的论文作者:李文芹张景兰李占雷胡淑明 论文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以及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传授学科知识、验证学科理论、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原理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验教学的实
2、际,利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验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使实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综合体系。 一、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它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全面管理,对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3、,是加强宏观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轻视实验教学的必然措施。通过对实验教学各环节的有效监控,可以充分调动实验教师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全面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管理 通过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实验教学信息,准确地掌握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评价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及时纠正工作偏差,调整工作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及其实验管理,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3.有利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建立,对实验教学工
4、作具有激励、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对实验教学评价、反馈,可及时获得实验教学方面的信息,使不合理的计划、方案、做法得到及时调整,使实验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深化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有利于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就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状况。实验教学人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助人员,他们不仅承担着实验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科研工作,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的进展,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
5、代的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有计划地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实验人员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保证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由校、院两级督导组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生信息员等组成。校级督导组主要负责对全校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监督,协助实验教学主管部门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实验(实习)报告抽查、深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现场等方式有重点
6、地监控和指导实验教学过程,评价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估;院级督导组主要负责所在院(系)的实验教学督导工作;实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组织对实验教学的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实验室的评估等;实验教师负责实验教学的讲授、指导、信息的反馈;学生信息员负责收集来自学生的大量真实的关于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利用、教与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改等方面的教学信息以及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离开了制度建设,管理工作将失去重要依据。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实验教学的实
7、际,及时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教学中期检查办法”、“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办法”等,使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真正能够科学、高效地运作。 (三)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到很多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考核要求、考核情况制定,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态度。实验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讲稿是否完备,实验课程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是否齐全;教师是否做到实验开始前试做,讲课目的是否
8、明确,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