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06766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诚信缺失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诚信缺失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市场就业 诚信缺失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求职材料“注水”造假、就业签约毁约、拖欠学费、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现象相当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均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有关。要重树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形象,不仅要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教育、求真务实的成才观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教育,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育人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的诚信制度。 诚信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败。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诚信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诚信状况不佳的大学生只是少数,但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群体形象,令人担忧。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多种因素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就业市场的体制与机制尚不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就业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由政府包揽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府管失业,市场管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扩大招生规模与就业体制改革几乎是在同时进行,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一下子涌向就业市场
3、。本身尚未完善的就业市场准备不足,因而出现信息不灵通、供需沟通渠道不顺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拥挤不堪而成功率较低。有许多大学生常年在全国各大城市间来回奔波,求职成本很高。网上求职方式虽深受大学生欢迎,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还严重滞后,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供求双方很难得到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此外,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机制亦未形成。户籍区域的限制以及家庭的社会关系对择业的影响很大。据调查,有12.3%的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形成买方市场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
4、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特别是从1999年起的扩大招生,使大学生的数量出现了跳跃式增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ll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已达到338万。近几年,虽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目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各行各业还处在调整过程中,短期内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幅有限。特别是过去接受大学生的主渠道,如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不增反降。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几年新增就业岗位仅900万左右,而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增劳动力却有1400万左右。人才市场因而变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的挑选
5、余地很大。近年来大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大体都在70%左右。按此比例计算,5年累计约有300万大学生“毕业待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三)就业观念滞后,目标定位过高 以1999年扩招为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2004年的毛入学率已达19%。从此,大学文凭仅能表明你曾学过的相应知识,而不再是坐机关、进企业的天然通行证。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只能在与其他劳动人口的职业竞争中体现,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中实现。昔日的天之骄子,今日只能是“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普遍停留在扩招前的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时代,高薪、白领、大城市仍然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对工资
6、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要求仍然较高。据杭州市的一项调查,81.2%的杭州籍毕业生和65.3%的非杭州籍毕业生选择在杭州市区工作,约有51.8%毕业生选择到国家机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事业单位,还有20.6%毕业生选择到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仍抱着到“大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就业、“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不愿去山区农村,不愿去中小民营企业,不愿去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 (四)用人单位盲目的抬高招聘条件,毕业生难以应聘 人才的买方市场化,为用人单位增加了挑选的筹码,因而盲目抬高招聘条件。有些民营企业招聘台前,“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成为刚毕业大学生的一道难
7、以逾越的障碍。一些有名气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则打出“只招研究生”的招牌。有个别单位还明确规定只接收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些招收普通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也有许多规定:如党员、学生干部或省、校优秀毕业生,或者专业成绩、实习成绩、论文成绩必须在前几名以内等。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的要求则更为普遍,其实这些职位只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懂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了。 (五)教育未能与市场接轨,造成供需脱节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者仅占总人口的3.6%,与国际公认的经济腾飞所需要的7%的标准相距甚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