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

ID:10497532

大小:21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7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_第1页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_第2页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_第3页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_第4页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的比较分析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新教材给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面对诸如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知识点的增减、新老教材资料拥有量、重要概念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为更好上好新课标教材,实现教育体制改革,作出比较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于2008年在我省开始试用,其全新的理念、翔实的内容、灵活而又独特的知识呈现模式,在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感受的同时也给习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教师带来了新的困惑。大家的普遍感受是:换教材很麻烦,新教材不如老教材好用,你换汤我不换药。但其实新教材让

2、我们站得更高、懂得更多,能让老师感受到以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素质教育。通过分析,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有了许多新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2.突出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4.改革教材的呈现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5.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的改革。以下通过对新课程生物教材与高中生物老教材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知识点的增减、新老教材资料拥有量、重要概念变化五方面的比较,为更好的使用新课标生物教材作如下思考。一、教学

3、目标的变化1.知识内容的变化(1)知识体系的变化按课标要求,不再是普通生物学体系。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必修1教材主线:《分子与细胞》——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又细分为如下几点:生命系统的层次、系

4、统的组成和结构、系统的功能(物质、能量)、系统的产生、发展、消亡。必修2教材主线:《遗传与进化》——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人类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基因怎样行使功能?基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类如何利用基因?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改变的?必修3教材主线:《稳态与环境》——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2)重视对知识的理解

5、知识性内容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事实性知识的罗列堆砌和单纯描述,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更多地探讨“如何”和“为什么”。例如,关于激素调节,重点是通过实例理解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原理,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而不是罗列许多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3)处理好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关系知识内容的深难度总体上维持在老教材水平,避免出现深难重。基础不等于经典,基础性应当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性,如免疫、通道蛋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DNA指纹技术、基因治疗、恢复生态学等。选修课集中体现先进性,同时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6、。基础性与先进性之间有时矛盾,要灵活变通,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让学生搜集最新进展的资料。(4)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其余需认真阅读的内容以宋体字排印;供学生一般了解或选学的内容以楷体字排印,或以“相关信息”和课外阅读资料的形式呈现。(5)处理好不同知识内容的衔接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学科交叉”“知识链接”“画概念图”2.探究能力目标和内容的变化(1)加强科学方法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1.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2.理性思维的方法:逻辑思维(归纳、演绎、

7、分析、综合、类比)、形象思维、直觉和灵感、数学方法、模型方法(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系统方法。对于以上方法,可以明显在必修1中看到观察和实证、必修2:假说—演绎、必修3: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的学习。(2)改进探究活动的设计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过程,领悟和运用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加于学习:实验、探究、模型构建、资料收集与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课外制作。(3)充实科学史内容这与老教材形成了明显的变化,新教材非常注重科学史的发展与灌输,科学史蕴含了人类智慧的结

8、晶。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史,可以了解科学家思考、创新的理念以及研究的方法,这些都能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到,这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必修2的教材编排上,也有很大的变化:老教材先从遗传的本质——遗传物质入手,然后再看现象,而新课标教材则按照人们对遗传现象认识的过程,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编排。先从遗传现象入手,从孟德尔揭示遗传规律入手,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