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

ID:1049630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_第1页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_第2页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的论文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道德;人格;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道德人格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处世态度及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具体统一,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多个方面。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怎么样呢?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审视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完善的对策,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辅导,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特征1.坚守与困惑并存的政治信仰从思想政治方面总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依然是当前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但高职生

2、在思想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好的方面,如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比较关注自我的经济利益,甚至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把人党、评优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等。2主流与支流冲突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方面主流是积极的,但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上也存在着矛盾和困惑。首先从好的方面看,广大高职生对基本道德原则,还是信守和推崇的,希望自己做一个“有健全人格”、“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其次,因为高职生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其群体道德水准参差不齐,道德状况仍存在着一些不容

3、忽视的问题。3.客观与困惑兼有的主体意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加。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压力,一是学习压力大。随着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方面投人了更多的精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不满等原因,学习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佳。二是经济压力大。伴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并轨制实施的步伐,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因高昂的教育费而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的贫困生,他们自身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三是就业压力大。

4、随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局面的逐渐明朗化,许多在校生已经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激烈竞争,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现在的就业形势。4.认知与行为脱节的价值观念大多数学生能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坚持集体主义,拥有服务和奉献精神。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从价值主体来看,高职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高职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实现的途径上,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

5、取他人帮助,倾向于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二、对高职生进行道德人格培养的对策根据当代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塑造道德人格新形象,是解决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偏差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完善高职生道德人格,需要从他律和自律,即从高职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1.确定道德评判的内在标准道德评判标准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合理定位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对道德标准存在直接的制约关系,所以应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定位。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承认多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社会主导利益与各群体利益、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间的价值评判

6、标准,探索人生价值在现实行为模式下如何得到合理真实的体现。2、建立道德教育系统高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应着眼未来,增加新内容,必须把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同时,也应不断融人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注重吸取新知识。在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现实,寻求答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网络、多媒体等,促进教育的效果。在高职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要成为道德榜样的典范,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道德典范要进行表彰,适当的时候应给予其物质上

7、的奖励,这样会对高职生产生道德感化作用。3.优化德育过程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院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