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论文

探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论文

ID:10495160

大小:5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探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探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论文摘要: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目前,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高潮在全社会大规模地兴起。学习单片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本文用80c51单片机自制了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及编程方法。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一、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主要是保证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化,稳定性好,不振荡,对系统的快速性要求不高。以下简单分析了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及实现方法。现场温度经温度传感器采样后变换为模拟电

2、压信号,经低通滤波滤掉干扰信号后送放大器,信号放大后送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输入的温度控制范围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设备完成温度的控制。本系统的测温范围为0℃~99℃,启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后首先按下第一个按键开始最低温度的设置,这时数码管显示温度数值,每隔一秒温度数值增加一度,当满足用户温度设置最低值时再按一下第一个按键完成最低温度的设置,依次类推通过第二个按键完成最高温度的设置。然后温度检测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范围完成一定范围的温度控制。二、温度检测的设计系统测温采用ad590温度传感器,ad590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它的主要特性如下:1

3、、流过器件的电流(m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式中:ir—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ma;t—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2、ad590的测温范围为-55℃~+150℃;3、ad59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4v~30v;4、输出电阻为710movr0,#00;计温指针初值l1:mova,r0;计温指针载入accmovp1,a;输出至p1显示movr5,#10;延时1秒a1:movr6,#200d1:movr7,#248;0.5毫秒jnbp3.4,l2;第2次按下t0?djnzr7,$djnzr6,d1djnzr5,a1incadaamovr0,ajmpl1l2:cal

4、ldelay1;第2次按消除抖动jbp3.4,l3;放开了没?是则;跳至l3停止jmpl2l3:mova,r0callchangemov31h,a;下限温度存入31hjbp3.5,$;t1=0?有键按下?calldelay1;消除抖动jnbp3.5,$;;t1=1?放开?movr0,#00;计温指针初值l4:mova,ro;计温指针载入accmovp1,a;显示00movr5,#10;延时1秒a2:movr6,#200d2:movr7,#248;0.5毫秒jnbp3.5,l5;第二次按下t1?djnzr7,$djnzr6,d2djnzr5,a2adda,#01hdaamovr0,ajmpl4l

5、5:calldelay1;第2次按消除抖动jbp3.5,l6;放开了?是则跳至l6jmpl5l6:mova,ro;callchangemov30h,a;上限温度存入30hdelay1:movr6,#60;30毫秒d3:movr7,#248djnzr7,$djnzr6,d3retchange:movb,#5mulabjnod4setbcd4:rrcaretmov32h,#0ffh;32h旧温度寄存;器初值aaa:movx@r0,a;使bus为高阻抗;并令adc0804开始转换povxa,@ro;将转换好的值送入;累加器mov33h,a;将现在温度值存入33hclrc;c=0subba,32hjc

6、tdoova,33h;将现在温度值存入aclrcsubba,30h;与上限温度作比较jcloop;c=1时表示比上限小须;加热,c=0表示比上限大,停止加热setbp2.1jmplooptdoova,33h;将现在温度值存入aclrcsubba,31h;与下限温度作比较jncloop;c=1时表示比下限小,须;加热,c=0表示比下限大clrp2.1;令p2.1动作loop:mov32h,33hclramovr4,#0ffh;延时djnzr4,$jmpaaaend五、结语:本文给出了用单片机在0℃~99℃之间,通过用户设置温度上限、下限值来实现一定范围内温度的控制;给出了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连接电

7、路以及软件程序,此系统温度控制只是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一例,相信通过大家的聪明才智和努力,一定会使单片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化。参考文献:[1]李广弟,朱月秀,王秀山.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7[2]万光毅,严义,邢春香.单片机实验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