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道德”与侯麦“道德故事”的主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道德”与侯麦“道德故事”的主题论文.freeloursd’AstréeetdeCéladon,2007)等优秀作品,但这17部影片仍然是最能体现侯麦艺术成就的。对其结集的原因,侯麦称同一个主题被论述六次才能获得观众共鸣,这种想法饱含了他对待艺术创作的严肃精神。曾作为“电影手册派”的重要一员,侯麦深受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赞的影响,作者观念也是烙印在心,因此他身兼自己所有影片的惟一编剧,采用规模很小的摄制组,严格按照剧本创作,这样就更好地贯彻了他的艺术观念,使他的电影在主题、人物、叙事、视听造型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强的一致性,由此形成了他独有的作者风格。本文将以他的“道德故事”为主兼及其
2、他作品分析“道德”对其影片主题的影像。一、“道德”与心理写实(一)“道德”的内涵“道德故事”中“道德”一词是由法语词“moraliste”翻译过来的。侯麦在访谈中谈到了法语“moraliste”与英语“moral”的区别,他指出,“‘amoraliste’是指感兴趣于找出人们内心想法的人,他关注的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状态。”2他还以帕斯卡和司汤达为例来说明“moraliste”,认为司汤达是“amoraliste”,因为他在作品中描述了人们的所感所想。“所以‘道德故事’并非指真的有一个道德规则包含其中,即使有并且这些影片中的人物都按照特定的道德观念行动,那也完全是明确制订的。”3侯麦也承认“道德
3、故事”中的人物是按特定道德观念行事的。“《在慕德家一夜》(MaNuitChezMaude,1969)的主人翁们的道德观念是明确的,其他影片中人物的道德观念则相对模糊,并且道德成为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但是,他们仍试图解释他们行为举止中的一切,这恰好与道德的狭义概念相匹配”4。侯麦进一步解释道:“然而,道德同样可以指那些喜欢把自己的动机、行动的理由公诸于众的人物;他们设法分析,并且在行动时思考自己正在做什么。他们对其行为举止的思考超过了其行为举止本身。‘道德故事’并不是行动的电影,它们不是发生身体动作的电影;就此而言,它们不是戏剧化的电影。它们是这样的电影:在其中,一种特殊的情感被分析,并且其中的
4、人物用非常内省的方式分析自己的情感。就是这些构成了‘道德故事’”。5由此可见,侯麦的“道德”不仅指剧中人物遵循一定的道德观念行事,更重要的是指剧中人物对自己行为动机的思考、分析,并且把这种思考和分析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对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感兴趣,而且要把这些说给周围的人听,与他们讨论。这导致语言成了侯麦电影最有效的表意手段,也使他的电影更多地触及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语言的成功运用使其影片散发出浓郁的文学气息,对此摩纳哥称赞道:“侯麦最令人兴奋的并不是他高举的文学性,而是他成功地为显然不适合拍电影的题材,找到电影化的影像。”6确实如此,以“道德故事”为开端,侯麦就树立
5、了他对其“道德”一如既往的追求。(二)“道德”的写实本质法语中“moraliste”的特殊涵义与侯麦对“道德故事”这个标题的诠释将其所谓的“道德”拓展到了更广阔的文艺背景中。就文学而言,它指向了心理分析小说,马利沃、缪塞的剧作,甚至纪德、巴尔扎克和普鲁斯特的某些作品。电影艺术诞生已逾百年,经过数代电影人的努力,虽已经可以驾驭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然而小说无疑仍然是最适合于表现人类内心状态的艺术门类。但是这并不能阻挡电影人用电影媒介测绘人类心灵地图的努力,侯麦对“道德”的阐述恰好体现了他的这种追求。从影之前,他曾担任大学文学教师、业余作家,出版小说《伊丽莎白的小屋》,“道德故事”的构想和部分脚本
6、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如此的背景,使他的电影创作才得以植根于法国历史悠久的文学传统。他的作品中对主人公心理的分析让人们联想到了善于描写女性心理的马利沃,其人物精彩的对话也与马利沃的戏剧语言如出一辙,这使其作品被称为马利沃体7。就电影而言,新浪潮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生活节奏大幅度变化的年代,新浪潮的作品因此也扎根于这种生活变化,反映当代的生活。正如米歇尔·塞尔索所言,“这些电影人与他们的意大利同行们也有所不同,他们还相当关注虚构。他们有时会斟酌如何使用虚构这个手法,但绝不会质疑虚构本身。他们并没有把现实主义当成某种教条或是审美理想。他们所致力的是真实感,而非真实性。”8作为当年新浪潮的
7、一员大将,如其人物擅于在脑中思考分析一样,侯麦的故事也都是虚构的。他虚构了故事,却用细致入微的摄影机眼睛和精雕细琢的语言艺术真实地展示了其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当他们面临爱情时。除1959年的首部长片《狮子星座》外,侯麦的其他影片已经和当年的新浪潮相去甚远,但是他却真正继承了安德烈·巴赞的写实主义理论。巴赞是在现象学背景下以《摄影影像本体论》、《完整电影的神话》等著名文章确立了他“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