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84167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5课 《书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书愤》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当堂成诵。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人情感的把握。2.难点:与《蜀相》的比较。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回顾学生熟悉的诗歌引入作者: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
2、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
3、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三、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四、结合学生自主朗读完毕后的理解鉴赏诗歌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
4、,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时诗人才36岁。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
5、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总结: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五、拓展练习.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
6、不同。功绩方面:杜甫:“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陆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个人情感:杜甫: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陆游: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表现手法:杜甫: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陆游: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解释《书愤》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起句,“世事艰
7、”,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做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是贯穿全诗的意脉。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推向高潮。起——承——转——合教学反思: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
8、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