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77583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谈新世纪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谈新世纪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新世纪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谈新世纪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论文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日益全面推广,美术基础教育的地位也逐步上升,而与之相关的高师美术专业的问题也被凸显出来。为适应美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在人才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日益全面推广,美术基础教育的地位也逐步上升,而与之相关的高师美术专业的问题也被凸显出来。为适应美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做出调整,迎合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进行体制的完善。基于这个出发点,文章旨在探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从需要转变的意义与趋向入手,通过对培养途径等方面做出的具体分析,从而总结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关键词:新世纪高师美教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发,标志着中国美术基础教育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同时,与之关系密切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专业复合型美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是其中的重点。目前,我国高师美教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凝固化以及与社会的联系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高师美
3、教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以探析。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需要新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对美术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高师美教专业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师院校复合型美术人才教学体系的转变,培养出符合新世纪所需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美术复合型人才是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高师美术专业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的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的方针、策略和教学体系直接影响人才类型的培养,而人才又能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今天的高师教育就是明天的教育水平,要想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深入研究和探索转变对高师院校复合
4、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显得十分必要。高师院校美教专业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美术师资的主要场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有些高师院校仍存在改革幅度不大、培养模式、教学体系依旧传统、没有创造性和活力的状况。具体表现是:课程设置过窄,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单一、片面;学生缺乏综合知识和多元文化知识;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高师毕业的学生与非师范毕业的学生所具备的教师能力与素质相比,并没有显出明显的优势,且高师培养出的美术师资也不能胜任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体系,
5、培养出复合型美术人才,才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能更好地迎合当今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改革,从而推进教育进步和社会发展。二、我国高师美教专业培养模式转变的趋向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不管是体制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都必然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改变过去那种“专业对口”的观念就无法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就不可能有个性化的教育,就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不树立大学素质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打破目前高等教育职业性太强、功利导向太重的局面。因此,面向新世纪的培养模式的转变,必须首先转变教
6、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高师美教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要求高师美教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要求的调整,在主要以“掌握美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基础上,明确提出美术学的毕业生必须获得“美术教育管理、美术学科研究的能力”,获得“美术创作的能力”和“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开展美术教学,能够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得研究信息,开展学术研究的学生,全面培养、发扬创新精神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三、高师美教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1.专业口径的拓宽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基础和技能基
7、础,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过分注意专业性和职业性,过分强调职业分工,适应范围狭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将原有的单一学科拓宽为复合学科系。如增设应用型或新型交叉学科专业;合理组织通识类、专门学科类和教育学科类课程,实现文理相通、专博结合,专教渗透;开设选修课,实行辅修制、双专业制等。具体模式可为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实行通才教育,高年级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其发展方向,这样就增强了毕业生的适应能力。2.课程结构的调整目前,有些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如下问题:(1)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专业领
8、域的培养而忽略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方面的培养。这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削弱了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优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