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ID:1047484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_第1页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_第2页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_第3页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_第4页
资源描述: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新论【论文关键词】环青海湖;民族体育;体育旅游【论文摘要】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体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种重要旅游类型。作为内陆资源大省的青海,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对青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将深刻影响旅游业在青海的总体发展,影响其支柱产业的地位。本文试图从环青海湖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蕴藏量入手,结合青海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情况,探讨其发展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      一、前言    随着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成功的举办,世界人民对中国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以参与赛事性的旅游将在未来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一个以

2、体育赛事为引领而发展壮大旅游业的青海省也迎来的新的挑战。上个世纪末曾经困扰着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以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精神压力过大、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为诱因产生的诸多疾病”,现如今已不再是大问题了。人们的健康观念随着奥运圣火与奥运精神在世界传递,已今非昔比,积极预防代替了有病求医的传统观念,人们开始把越来越多的花费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寻找一种更为健康的休闲方式,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赛事的旅游方式风靡全中国。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就是以参加参与大型赛事、登山、滑雪、大江大河漂流、火山口探险、狩猎、民族民俗体育等方式的体育旅游形式。    二、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

3、游业的现状    由于受中国地域差异的限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目标,“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是以西宁“宁湖”为起点,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为中心,以青海湖基地、金银滩射击俱乐部为两翼,延伸到尖扎县国家水上训练基地、格尔木玉珠峰登山基地。同时纳入了互助土族轮子秋、玉树草原赛马大会、徒步穿越柴达木等活动,寓体育于旅游、休闲、娱乐中,引导更多的旅游者开展体育旅游消费,以此扩大体育旅游在青海旅游收入中的贡献份额,成为体育事业的创新点。现在从其形式上来观看似乎架子已经搭建起来,但寻其理论基础可以说是一种盲目的照搬;从其挖掘潜力和市场运作机制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为了眼前的

4、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从其体系上来看并没有建立好完善的体系,旅游衔接不够连续,路线设计不够合理、项目设置特色不鲜明等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业圈的可持续发展。“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的总体市场运作是经济行为,既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正确运用经济理论,遵循发展规律,民族体育、民俗文化、旅游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开发、如何打造、如何深层次的挖掘和如何利用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不断升级的有利前提下,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相互融合产生效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5、。要充分应用经济规律寻找正确的市场运作方针,来开发和挖掘本省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来充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气氛。一方面,借“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声势宣扬青海促进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和旅游事业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广“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的全面商业化进程,要大打特色和民族牌。    三、青海省的体育旅游资源    1、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青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东西长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位。在这片号称世界“第三极”的土地上,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自然风光,具有开发体育

6、旅游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如辽阔的绿色草原,神奇的青海湖、孟达天池,举世无双的三江源,有着“神山”美誉的昆仑山以及阿尼玛卿雪山、格拉丹东冰峰,奇特的雅丹地貌等等,都是很好的进行体育旅游活动的场所,有些已经进行了开发,例如都兰巴隆-沟里国际猎场是国内最为理想的猎场之一。这一以狩猎岩羊为主的猎场,亦是蒙古族、藏族的聚居区,游客在享受狩猎的乐趣时,还能充分领略到纯朴的民族风情。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亦是世界少有的高海拔的大型内陆盆地,干旱荒漠景观十分独特,有很好的科研、探险观光价值。昆仑山作为构成柴达木盆地边缘部分的一大山脉,同时亦是华夏民族的一大圣山,主峰玉珠峰目前已经成了

7、许多业余登山者的首选地。  2、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神奇而淳朴的特征,构成了与我国广大东部地区风情截然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青海是我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全省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近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青海并建立自治地方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5个少数民族,撒拉族又是我省独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0%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青海各民族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依据各民族的信仰、心理等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为适应高海拔的气候环境,生活在高原上的各族群众在同大自然的

8、长期抗争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