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

ID:10466765

大小: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6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_第1页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_第2页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_第3页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_第4页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论文内容提要美国债务经济的根源在于美国公众的低储蓄和联邦政府的大赤字,由此导致总投资大于总储蓄,差额则转化为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由于债务经济对美国朝野的好处很多,政府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2005年联储官员在为财政赤字辩解时,提出美国的总投资大于总储蓄要用全球储蓄过度来解释的新观点。这就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宣传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实行重商主义的借口。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双赢的,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应严防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破坏中美经贸关系的大好形势。关键词债务经济,全球经济失衡..,贸易逆差,经常账户逆差,

2、贸易保护主义美国的债务经济从国民经济账户看,美国的债务经济的形成源于总投资大于总储蓄。二战以后,美国的年度总储蓄(或称国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世纪60年代最高达到22%,以后逐步走低,到21世纪初从16%猛降到13%。相反美国国内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一直盘旋在17%-22%之间。美国自1969年以来即出现总投资大于总储蓄的差额,这个差额用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达,在1969-1976年之间不足1%,此后在2000年以前在1%-3%之间起伏,各别年度曾达到过4%。而进入21世纪之后,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这三年,已分别达到4%、5%和

3、6%以上。每年国内总投资大于国民储蓄的差额是由净进口来平衡的,这就形成了美国的贸易逆差。贸易逆差经过国际投资的收支,以及国际单方转移支付的调整而形成经常账户逆差。这个逆差再经过资本账户的调整就是美国当年的净债务。它大体上与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差额相一致(有统计误差)。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变为净债务国,到2004年已累积净负债24842亿美元(现值)。它是美国债务经济的集中表现。要深刻理解债务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今后的走势就必须对总储蓄和总投资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时代特征和政策影响加以较细致的分析。就总储蓄的构成说,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根据

4、实证材料分析,美国二战后总储蓄三大组成部分的变化可以分作四个时段和四种不同模式。从1951-1980年这30年为第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三种储蓄的比例大体上是32:64:4,数据表明企业储蓄占大头,个人储蓄占企业储蓄的一半,其中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较高,在5%-8%之间起伏波动,政府储蓄则只是个零头。这个时段历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等七位总统。其间,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理论曾经盛行一时,财政亦字经常出现,不过由于政府储蓄中有固定资本折旧的抵消,政府储蓄仍然保持正数。即使如此由于约翰逊总统“大炮与黄油并举”的政策,总投资从1969年

5、起即超过总储蓄,已经开了二战后债务经济的先河。1981-1992年为第二个时段。这个时段三种储蓄的比例大体上是35:71:-6。其中企业储蓄继续保持优势,个人储蓄仍占企业储蓄的一半,其中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起伏于4%、5%、6%之间,这可能同美国融资工具的创新得到发展有关。政府储蓄在三种储蓄中的比例则降为负数。这个时段历经里根、老布什两位总统,他们奉行供应学派经济理论。特别是里根强调减税对刺激经济的作用,1981年实行的经济复兴税法,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能源税和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在1981-1986的6年间共削减税收7488亿美元(约

6、合现在的1.5万亿美元)。这样的巨额减税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认为减税可以刺激消费者增加储蓄的说法并未实现,认为减税不会减少财政收入而只会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减少财政赤字的说法也没有得到验证。相反,里根的减税在8年中所造成的财政赤字高达1.3万多亿美元,超过历届总统累积赤字之和。其结果就是把政府储蓄降为负数。但减免企业税收对增加企业储蓄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特别是在刺激投资方面的作用则很明显。如果说从1969-1980年这12年中,美国的总投资与总储蓄之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年平均0.87%,那么从1981-1992年这12年中这

7、个比率就变为年平均2.14%。美国的债务经济深化了。1993-2000年为第三个时段。这个时段三种储蓄的比例大体上是18:67:15,其中企业储蓄继续大大领先,个人储蓄与企业储蓄的比例从原来的一半降为1/3强,其中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则由1993-1994年的5%、6%,逐渐降到1999年和2000年的2%。个人储蓄之所以急剧下降同股市繁荣所产生的财富效应有一定关系。这就是说当人们感到自己已经富裕到有充分保障的时候,就会把储蓄化为消费。在这个时段,政府储蓄也出现了新面貌,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举跃升到15%,这在二战后是空前的。其主要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