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四五课检测题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

ID:10465837

大小:98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_第1页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_第2页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_第3页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_第4页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四五课检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哪怕一路风雨荆棘,不管前方风霜雪雨,我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是属于我的荣耀!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14周课堂跟踪检测(4-5课)班级:姓名:学号:编制:杜艳玲审核:李晓红赵杰2013.12.3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醉驾 ②“十二五”规划 ③文化产业 ④生产关系 ⑤公式、定律 ⑥温家宝总理2013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报告A.①③④      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2.2012年2月以来,云南省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加剧,为缓解旱情,很多人期待人工降雨,但

2、气象部门表示,人工降雨并不是“想降就降”,人工降雨必须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才能进行,首先天空中要有能降雨的云。这主要表明(  )A.人类能够认识自然界B.离开人的影响,自然界才具有客观实在性C.自然界和人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D.自然界是客观的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某校中学生开展了“珍惜水,保护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签名活动。实现人与

3、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C.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5.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自然界依赖于人的意识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D.坚持科学发展观6.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

4、共同属性,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7.2012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联合国环境署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海洋生物,比如“蓝碳行动”等。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③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8.下列选项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9哪怕一路风雨荆棘,不管前方风霜雪雨,我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是属于我的荣耀!C

5、.社会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012年5月27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向记者通报,6月6日金星凌日将上演,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从地球上看去,金星将如一颗小黑痣,在6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如果错过这次观测机会,下一次金星凌日要等105年。据此回答9~10题。9.金星在6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体现了(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特性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0.人们能够对金星凌日的现象做出准确的

6、预测,原因是(  )①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这蕴含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前进的、上升的B.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事物的运动是人主观追求的结果12.下面的漫画主要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思想方法上的(  )①片面性 ②唯心论 ③诡辩论 

7、④相对主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600棵树木。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动,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整体与部分之间是相互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