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5305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阅读教学中“读”应遵循的五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中“读”应遵循的五原则杨美芳尧伊为古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朱熹在《训学斋规》里明确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字,不可少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永远是学习语文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如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读,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语文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读课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是“读”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那么语文课堂上应该怎样“读”呢?笔者认为
2、,应该坚持五条基本原则:即目的明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示范精彩。通过这样科学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理解文本、体会情感、陶冶情操、获得享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目的要明确有个成语叫“有的放矢”,说的是射箭的人,要瞄准目标后再进行射击。其实读课文也和射箭一样,带着目标去读,才有针对性,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常听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这就是目的明确的读。其方式是:默读,不能出声,自己读自己的:其目的是:自学生字。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把每个字读正确的习惯,也培
3、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纳兰性德身在何处?心在何处?这就是带着问题去读,这样的读,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抓住重点理解课文的能力和透过文字进行再造想象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看起来热之闹之,实际上毫无目的的读,也不少见。如:张三读,老师评价:你读得真好。李四读,老师评价你读得也不错。还有谁比他们读得更好的呀……这样的读,毫无目的可言,大有混点之嫌。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从高效的读开始,高效的读,应该从目的明确的读入手。二、层次要清晰崔峦先生
4、在《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有层次地读整篇课文,由读得不大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通顺,读得不大有语气到读出语气,读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要从有初步的感受到有较深刻的感受,到抓住文章主旨,品味语言的精妙,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一篇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通过词、句、段、篇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要读懂文章,当然也要“披文以入情”,从理解字、词、句、段、篇入手,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含的思想、观点、感情。一般来说,可以按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
5、理解课文的初级阶段,主要让学生大体了解文章写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自学词句、审题、浏览课文等,对课文有个整体感受,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2.精读课文,“部分”理解这是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在加深对各段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理解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的训练。通过熟读、背诵和听说等活动,强化语言积累。3.熟读课文,回归整体这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阶段。在深入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和思想的基础上,在深刻感悟词、句、段表达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领会为什么要
6、这样写,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特点,使学生悟出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奥妙,积累阅读的经验,开启写作的情思。然后,或进行有表情的朗读训练,或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或者诵读、欣赏精彩的片段,或记下自己读书的体会,或进行练笔,等等。张祖庆老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总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其中,有三个板块安排了“读”:板块二范读课文聚焦震撼;板块三研读“选择”感受豪壮;板块四回读课文突显群像。这里“范读”“研读…回读”各有目标,一环套环,由浅入深,真正做到了读的目的明确、读的层次清晰,不愧为名家的设计。阅读教学中的读不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深
7、入,不断深化的读书过程。三、重点要突出一篇文章一般由词语、句子、段落组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一篇文章的教学重点,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和课文本身的特点来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说:“精读的评价……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这就是说即便是同一篇课文,放在不同的年段,其教学重点也不会相同。在《狼牙山五壮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