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ID:1045299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_第1页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_第2页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_第3页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_第4页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网络流行用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近年来,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随着电脑、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种新型的用语形式——网络流行用语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在网上网下都影响到青少年的语言行为习惯。  十年前,首次触网,就被聊天室里的“菜鸟”、“伊妹儿”、“斑竹”、“青蛙”、“恐龙”等词弄得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云,进入几次聊天室之后,才逐渐明白其意所指。不久之后便发现这些词在日常聊天中出现了,同学之间相互调侃时都喜欢用上一些,似乎不用就赶不上时髦似的。而今,网络越来越普及,更多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在学生中间迅速蔓延,且

2、流行的速度很快。当看到学生的空间日志里出现“学财经法规的孩子伤不起”、“一早起来就打了三个喷嚏,求解释→_→”之类的语句,会觉得很有趣;可是看到作文里出现“偶8稀饭(我不喜欢)”、“矮油,表酱紫!(哎哟,不要这样子!)”之类的词句,会觉得头痛。  萧伯纳曾笑问过“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吗”,答案是不一定。但就网络流行语而言,既然能流行,必有适应能流行起来的土壤。在网上流行语出现在了生活中尤其是学生的作文中,这种流行是好还是不好呢?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是严加禁止还是听之任之?正确的做法是剔

3、除糟粕、吸取精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用语,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写作,这是值得语文教师关注与思考的。  一、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表现形态  (一)含义  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交际时网民们普遍使用的特定的广为传播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别于人们传统意义上日常交流的语句,是网民们在网上聊天时为了快捷方便,为了求异创新等目的而创造的新语句。  (二)表现形态  1.字词:有的是利用汉字或数字、外文的谐音、词汇或拼音首字母的缩写等方法造出的网络新词汇,如“稀饭”是“喜欢”的谐音,“童鞋”是“同学”的谐音(此类谐音听

4、起来就像听口齿不清的儿童说话一样),“斑竹”是“版主”的谐音,“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此类谐音利用的是汉字的同音字,表达起来更形象);“88”是汉语“拜拜”的谐音,“伊妹儿”是英文“e—mail”的谐音,“3166”是日文再见(撒由那拉)的谐音;“白骨精”是“白领”、“骨干”、“精英”的缩写,“BS”是“鄙视”的全拼缩写。  2.符号:有的是网民们为了更形象地表达自己感情而使用的一些抽象符号,他们由字母符号与数字组成,如“O(∩_∩)O~”表示高兴,“~~~~(>_<)~~~~”表示伤心,“:P”

5、表示调皮等,这些符号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3.词句:有的是一些新闻事件或一些新闻人物说的话被网民们频繁转播,表达他们对某些事的态度,成为一些态度的代名词,如艳照门后,阿娇的自我评价“很傻很天真”,李刚事件里的“我爸是李刚”,以及7·23甬温线特大事故新闻发布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被网友们纷纷效仿拿来造句,形成“××体”。还有的是一些相声小品或论坛帖子里出现的比较个性的词句,引起网民们争相模仿,如“不差钱”、“这个真没有”、“被就业”、“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6、”,等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个性创新  二十一世纪本就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而逐渐普及的网络则为个性张扬提供了平台,那些凸显自我、追求新奇的青少年活跃在网络间,用网络流行语表达着他们独特的个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青少年少了外在的束缚,任由自己在网上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求新求异,新词新意层出不穷。  (二)简便形象  二十一世纪还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时间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之间少不了交流但也不能用太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于是简便形象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几个符

7、号、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便可将意思表达清楚,且生动形象,既省时又传神,在特定的语境中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三)幽默风趣。  这是网络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的主要因素。幽默风趣的网络流行语为生活在日益繁重的学习或工作压力下的人们带来了快乐,舒缓着他们紧绷的神经,放松着他们焦虑的心情。  三、网络流行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作文教学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学生中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专家的看法  专家的看法有很多,此处选取的是《光明日报》的电子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几位专家

8、就相关问题进行的探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苏培成认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有很大危害。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习惯了这套所谓‘时髦’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变得贫乏、单调、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用这样的语言写的作文,连教他们的老师都看不懂。如果任其发展,很可怕。”央视国际网站策划武志伟认为:“我不反对学生们在网络上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但并不赞同‘网络语言’进入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