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43361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税收超额负担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税收超额负担分析[摘要]税收超额负担是税收效率的核心,它可以借助于消费剩余和生产剩余及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应更关注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我国现行主体税种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各种市场资源配置的均衡条件,降低了运行效率,产生了超额负担。 一、税收超额负担分析 当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已经处于最优状态下,政府征税给纳税人所造成的负担不仅仅表现为所征的那部分税款(直接成本),而且还往往会经济决策,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从而产生一个超额负担,即对纳税人福利造成的额外负担,也称为税收的福利成本,属于净损失。由于税收的存在,引起了相对价
2、格结构的变化。价格变化影响了私人部门的经济决策,由此减少了征税前的经济选择所能获得的经济福利,消费者不得不克制自己,完全放弃了对征税商品的偏好,而去消费其它并不偏好的产品,有时即使没有税收直接成本,超额负担也依然存在。政府征税造成的超额负担既包括消费方面,也包括生产、投资等方面。对税收超额负担的分析一般以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以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为工具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因为税收影响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商品之间的比价和购买力发生变化,所以也须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进行更深的分析。 1.依据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
3、负担 税收超额负担以基数效用理论作为基础,主要借助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说明。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代价,超过它实际支付的代价的差额。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所实际得到的价格,超过它原本想获得的价值的差额。现以从量课征的商品税为例,见图1.课税前,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交于A点,均衡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0、QO.现按单位产出对厂商征收数量为t的税(对消费者征税效果一样),由此带来的税收效应是:均衡点由A移至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Q1,使得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由P0上升到P1,生产者获得的净价格从P
4、0,降到P3.均衡产量减少Q1-Q1,给政府带来收入P1P3CB.税前消费者剩余是P0AE,税后消费者剩余是P1BE,损失P1P0AB;生产者剩余是P3CF,损失P0P3CA.总损失的面积。若需求曲线为水平线(弹性无穷大)时,没有消费者剩余,也就没有消费者剩余损失;存在生产者剩余损失,扣除政府收入为超额负担。若需求曲线是垂直线(弹性为0)时,价格又按课税数量上涨,税收全部由消费者负担,但需求量不受征税的影响,消费者剩余无穷大,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没有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损失扣除政府收入,超客负担为零。可见,课税的超额负担的大小取
5、决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弹性越大,超额负担就越大。当然,课税的超额负担的大小也取决于供给弹性。当供给曲线为水平线时(弹性无穷大),税收全部由消费者负担,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没有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损失扣除政府税收收入就是超额负担。当供给典线为垂直线时(弹性为0),没有消费剩余损失,生产者剩余损失等于政府收入,超额负担为零。 2.借助于无差异曲线分析税收超额负担 税收超额负担还可以通过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见图2.假如某消费者预算线为AB,无差异曲线为U1,在X、Y两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其
6、消费的最佳选择点为E1,消费X商品OX1量,Y商品为OY1量。现对X商品征一定比例的商品税,税后预算线变为AB‘与无差异曲线U2切于E2点,消费X商品OX2量,Y商品为OY2量。税额为CE2.显然,与E1点相比,该消费者在E2点进行消费福利有所损失,但是任何税种都可能会使消费者处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重要的是消费者遭受的损失是否大于政府的税收收入。若消费者损失等于税收收入,说明无税收超额负担,若消费者损失大于税收收入,说明存在税收超额负担。是否大于政府的税收收入。若消费者损失等于税收收入,说明无税收超额负担,若消费者损失大于税收收入,
7、说明存在税收超额负担。是否存在税收超额负担,这取决于政府课征的不同税种。一般来说,在税种中,除一次总付税,即按人头定额征税(假定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都一样)外,几乎所有的税种都会产生税收超额负担,干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条件。为说明上述比例商品税的超额负担,需要比较一下一次总付税的效应。为使总付税为CE2,必然使税前预算线AB平行移到DF,与无差异曲线U3交于E3点,在此处该消费者可消费更多的X商品和较少的Y商品,获得较高水准的无差异曲线U3.所以比例商品税造成的额外负担为U2与U3的差异DG(相同税额,消费者税后盗用有差别
8、)。若为保证消费者享有U2的效用水平,需要将税前预算线AB平行移到GH,与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4点。显然,在此处该消费者的收入损失(U1与U2的差距),即AB与GH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税收收入NE4一样,说明一次总付税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