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41826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物价持续走低的深层次原因及政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价持续走低的深层次原因及政策建议
2、第1 1998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走低,2001年虽略有回升,2002年1~5月再次出现负增长。从当前影响物价下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来看,2002年全年物价水平将低于2001年,而且不排除全年负增长的可能性。物价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物价水平的持续走低,需要认真分析。 一、1~5月份价格下降的情况及全年走势分析 (一)1~5月份物价基本情况 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承接上年4季度的下跌态势继续下滑,且下降幅度又有所加深。1~5月份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0.8%,降幅比上年第4季度扩大0.7
3、个百分点。1~4月份8项分类指数中,只有烟酒及用品、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略微上涨0.2%、0.6%和0.2%,其余全部下跌。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2.4%,衣着下降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0%,交通和通讯下降1.5%,食品价格下降1.0%,下降幅度均大于上年第4季度;1~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8%,虽然分月价格降幅缩小,但累计平均降幅仍比上年第4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有所收敛;原材料购进价格1~4月份分别下降4.8%、4.6%、4.7%和3.8%,比上年4季度降幅增大;与上述几种价格走势不同的是
4、住宅价格,第1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5.7%,比上年第4季度增幅扩大3.8个百分点。表1 2002年1~5月份主要价格变动情况(%) (二)导致物价下降的直接原因 1.拉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减弱。近年来,政府调整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拉动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力量。如2001年一些地区上调了学杂费、房租、民用水等价格和收费标准,使文教娱乐服务、居住等二类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6.6%、1.2%。2002年中央和各地政府加强垄断性商品和服务性价格的规范和控制,完善了政府定价机制,政策性调价的项目减少,上调价格的力度减弱。同时住房改革后个人租房减少,房贷利息
5、下调,1~4月份以上二项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0.6%和0.2%,涨幅分别比上年减少6.0个和1.0个百分点,拉动价格上涨的力度减弱。 2.稳定物价的因素发生变化。2001年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上涨1.5%(全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使连续4年较大幅度下跌的食品价格止跌起稳,全年与上年持平,是稳定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但2002年受入世的影响,1~2月份谷物比上年出口减少10.7%,进口增加79.1%,受进口低价粮食的冲击和粮食生产自然状况的向好,粮食价格出现下滑,1~4月份与上年同期下降1.5%(36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使食品价格下降1.0
6、%,稳定价格的因素发生变化。 3.促使价格下降的因素增强,各项消费价格全面走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文教、通讯产品成本降低,价格下降;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使工业消费品下降幅度加深;入世以后,进口产品对市场的冲击,产生抑制价格的作用。 4.供给的迅速增长,抑制了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使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回升,降幅趋缓,2月份开始,月环比价格由负转正。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旺盛,不仅国内生产资料的供给出现快速增长,国际低价产品也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三)全年物价总水平将在低位运行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1~5月份
7、影响价格下降的压力超过了引起价格上涨的拉力,使价格呈现负增长运行。展望全年价格走势,有利于价格上升的因素包括中央继续实施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直接投资的政策,世界经济开始好转以及国际市场基础原材料价格止跌起稳等。目前,铜、铝、钢材价格小幅增长,石油及成品油价格保持稳定,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趋势强于价格总水平,将对拉动物价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国内供求失衡的基本格局难以根本改变,无论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不利于物价稳定的因素也大量存在,价格下降的压力依然很大。加之从2002年起我们开始实施加入WTO承诺,伴随着进口关税的下降和关税配额的增加,
8、进口产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势必大幅下降,从而加剧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的竞争,迫使国内产品相随降价。预计上半年物价水平将承接上年年末下降的趋势继续下滑,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和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将止跌起稳,稍有回升,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价格总水平将低于上年水平,但不排除重回负增长的可能。 二、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的深层因素 (一)物价持续走低的基本原因是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 物价总水平是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毫无疑问,物价持续走低乃至出现负增长,首先是由于总供求关系的失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由于总供给持续超过总需求所引起
9、的。但仅仅了解这一点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导致总供求失衡的原因是什么?是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