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15109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从太平天国的失败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从太平天国的失败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十九世纪中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持续十四年,遍及十八省,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未能推翻封建制度而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原因: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一).阶级局限性(内因)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它不能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因而也不能建立一个新社会。历史告诉我们,农民起义要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取得解放,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太平天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有的只是农民
2、阶级,它既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也不可能克服本身的弱点,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1)革命纲领的空想性就以太平天国纲领性文献《天朝田亩制度》而言,《制度》的进步性在于平分土地的措施上,它强烈地反映了农民渴望土地和摆脱封建剥削的要求,但单凭平分土地的措施,并不能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也无法达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他们不顾客观不尊重经济规律,片面地求“大”求“公”,最终理想化作泡影,这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狭隘性、盲目性。(2)组织的宗教性宗教迷信思想不仅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也阻碍了群众的革命创新精神。(3)战略的失误性偏师北伐,犯了兵
3、家之大忌,削弱了太平军的革命力量,限制其发展。(4)阶级的劣根性农民阶级的劣根性、使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滋生了自由散漫、腐化堕落、狭隘自私的心理行为。思想的蜕变使太平天国政权后期封建化尤为严重。定都天京后,无论是职官制度、等级制度、还是在礼议方面,大抵都沿袭封建专制政权模式,他们无法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束缚,把革命中夺取来的权力很快演变成自己的封建特权。政治思想的封建化是与生活上的腐化相伴而生的。“天京事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也是太平天国由盛而摔的转折点。(二)历史局限性(外因)因为太平天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他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的革命
4、对象是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所以最终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综上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受自身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他们过早过急地搞封建专制主义,希冀在利用拜上帝会来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这种披着宗教外衣的斗争方式,具有狭隘性、盲目性,伴随斗争进程的发展,农民阶级的种种弱点便逐渐显露出来,这就不免使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在政治上、军事上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而注定革命必将以失败告终。此外,“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力量过于强大”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原因。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5、一)相同点1、经济基础相同: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2、政治体制相同: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的体制下3、社会背景相同:A19C工业化浪潮正席卷世界各地;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迫切打开中日两国的商品市场;C中日两国都国门洞开,受到了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处于内郊外困的局面。(二)不同点1、面对对同一课题的不同指导思想洋: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的前提下,通过“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想单凭通过学习外国科学技术,实现国家富强,维护封建反动统治;明:全盘西化,“脱亚入欧”,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2不同领导力量下的变革3不同目的驱
6、使下的变革4不同性质的变革5、变革的不同结果三、结合史事评论下甲午战中的李鸿章(一)避战求和,消极备战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甲午战争开端于朝鲜。李鸿章却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
7、开衅。”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朝鲜战场的失利,其根源就在于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初战举措失当。(二)、战中:战和不定,战略失误1、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朝鲜战场的失利,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还没有影响全局。这时候,清政府如果能认清形势,坚定地投入反侵略战争,并采取正确的战略,一定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可惜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奕等都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
8、羁糜为上,力保和局”。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结果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