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99987
大小:74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6
《2017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第14课后赤壁赋学案含试卷分析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 后赤壁赋在那片冷风凄雨之中,在那条崎岖难行的泥泞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老者,他脚穿着芒鞋,手拄着竹杖,阵阵的凉风吹过他苍白的发梢,冰冷的雨滴打落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依然悠然吟啸,缓步徐行。在那个曾经烈火熊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古赤壁前,有这样一位老者,他面对着滚滚而逝的江水,回想起古之英雄的种种过往,不禁从胸中倾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美篇章,回首自己这风雨飘零的一生,他更是从心底翻涌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千古长叹!(选自百度文库)美字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赏美文苏轼就是一杯茶
2、 放一小撮瘦细的茶叶在白瓷杯中,一股滚烫的开水冲下去,茶叶在滚水中上下翻腾、盘旋,然后慢慢绽开细嫩的叶片,水也渐渐地有了微微的绿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仿佛嗅到山野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苏轼就是杯中被滚水反复冲泡的茶叶。如果苏轼没有人生上遭受的一次次打击,哪来“坡仙”的名号?哪来后人的景仰?他如同杯中的茶叶,一次次贬谪如同沸水不断地冲泡。第一次“冲泡”被贬黄州。他在黄州开荒、种地、酿酒、会友、夜游、赏月,当然也力所能及地为百姓办事。他把生活上的苦日子过成了精神上的甜日子,也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日子。他能在雨中从容漫步得到乐趣;他能在月
3、下泛舟长江飘飘欲仙;他能在东坡耕耘土地愿做农夫。《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写就的。“茶”散发“清香”,让世人沉醉。第二次“冲泡”被贬惠州。此时苏轼已经60岁。惠州属于岭南,属于边远荒蛮之地,被贬之人九死一生。他的侍妾朝云就是在此逝去的。惠州以慈爱的胸怀接纳了中原的这位才子,而苏轼也没有辜负惠州父老的热情相待,积极为当地百姓办学堂,开展文化普及活动,使得荒蛮之地有了文化的氤氲。当年柳宗元被贬柳州,柳宗元总是感到压抑,感到委屈,他的愁思如海天茫茫,心如九曲回肠。
4、从他的诗作可以看出: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而苏轼的心胸比柳宗元开阔得多,苏轼可以说随遇而安,而且还能笑出声来,请看苏轼的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四时春”表现出苏轼的欣喜之情,这可是在中原感受不到的;卢橘、杨梅南方水果让苏轼享了口福,但他最喜欢吃的是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呀。“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让苏轼有了家乡的感觉,没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茶”仍然散发着“清香”,品味无穷。苏
5、轼是一杯茶,是一杯清茶。(选自,有删改)【课内挖掘】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
6、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课外运用】风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
7、,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
8、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