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96251
大小:1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6
《中考语文模块复习总结第二模块古诗词阅读素材2017071048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第二模块古诗词阅读河北考情分析考纲要求1.划分朗读节奏。 2.理解词义和句意。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河北近五年考情分析 年份及篇目考点及考查形式 分值2016年:《蒹葭》理解诗句含义(简答);理解诗句写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 52015年:《望岳》《春望》理解诗句含义(填空);理解句子表达的情感、赏析重点句、体会写作手法的运用(选择)。7河北近五年考情分析2014年:《己亥杂诗》文学常识(填空);理解词句含义(简答);赏析重点语句(简答)。 6精品2013年:《天净沙·秋思》 文学常识(填空)
2、;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选择);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简答)。 62012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学常识(填空);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简答);赏析重点语句(简答)。6命题规律 1.自2012年起考查范围就为课标推荐的34首古诗词,涉及律诗、词、古体诗、曲、绝句等各种体裁。2016年对《蒹葭》的考查,更提示考生备考时要全面复习,每首诗词都是重点。具体复习时要侧重理解,掌握规律,灵活记忆,培养能力。 2.近三年的考查形式基本是一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在淡化。 河北应考策略一、理解诗歌内容常见题型 1.这句诗好在哪里? 2.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
3、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精品答题分析 这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写人的,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理解。答题步骤 1.明白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2.分析诗句在写景、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3.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二、描绘诗歌画面常见题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分析 1.运用总分或分总的方式来解答。①用散文式的句子描绘题干要求的诗句,即把凝练的诗句“泡开”。②用“描绘了一幅××时间 ××地点 ××××意境特征的画面(图景)”的方式加以总
4、结。 2.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分三步:第一步点明手法,即融(寓)情于景;第二步答“景”,可以用“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描绘了……的景象”方式作答;第三步答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精品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时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不仅要答出表达
5、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而且应该答出为什么而有这样的情怀。三、体会作者情感常见题型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分析 1.审视题目。通过审视题目,可以知道诗歌的类别,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 2.抓住诗歌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古诗词中常用到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从题目中的“寄”及诗中的“共剪”
6、,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或妻子)的一片深情。精品答题分析 3.分析意象。意象即诗中已经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或物,如杨柳表示送别,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梧桐表示凄凉悲伤等。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考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准确表述作答。在平时学习时,考生要积累一些概括感情的常用词语,避免答题时说外行话。如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怒、壮志未酬、借古讽今、旷达乐观等。答题模式 这首诗描绘(展现)了……的图景(或:描绘了……的景物;营造了一种……的氛围;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四、赏析词语和句子品析名句常见题型 1.某诗句历来
7、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是历来传诵的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你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精品答题分析 常见的鉴赏名句的角度: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答题步骤 通过……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情景,流露了作者……思想感情,蕴含了……的哲理。评析炼字常见题型 1.诗歌中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