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

ID:10395605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6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_第1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_第2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_第3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_第4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3.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4.学会赏析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重点1.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2.体会诗歌内容。3.学习自主赏析诗歌。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惊叹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思妙想时,当我们惊诧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神来之笔时,当我

2、们赞叹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余音绕梁时,我们就会想到他——岑参。一个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的著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题解。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四、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

3、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2.指名学生朗读。3.教师范读。4.学生齐读。五、研读诗歌。1.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2.理清思路,给全诗划分层次XK]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十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八句为第二层:写送别。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1—4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塞外风狂雪早,后

4、写雪后美景。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9—10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3.研读第一层咏雪部分。(1)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点?明确: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2)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地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明确: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3)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

5、昂扬向上的情绪呢?明确: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他们描写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的。4.研读第二层送别部分。(1)诗人写送别表现了对友人

6、怎样的情感?明确:依依不舍。(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明确: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3)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明确:融情于景,情景交融。5.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咏

7、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6.重点语句赏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个比喻新颖贴切?明确: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明确:互文,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法相同。(3)“瀚海阑干百丈冰,

8、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有什么作用?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