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94484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目标实施有效化研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目标计划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本组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对这两方面比较
2、感兴趣。《口语交际.习作5》中安排了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演演课本剧;“交流平台”在学生具体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回顾、总结所感所悟;“日积月累”中安排了与古代名著相关的六句歇后语;课外书屋内容是要求学生读读《西游记》。单元目标1、认读3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召集、商议”等3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理解主要内容,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美好品质,从中受到启发。2、通过朗读课文、演课本剧,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学、历史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3、,激发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5、学习缩写。18《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2、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语“渑池、上大夫、上卿、鼓瑟、击缶”的意思。书写示范“璧、瑟”。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4、给课文分段,理清脉络,并给每段加个合适的小标题。5、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6、学习第一个故事,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习得方法,自学第二、三个故事,进行阅读批注,交流感受。相机进行朗读训练。1、在理解
4、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2、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小组合作进行简单排练,在班上演一演。3、说说文中人物给自己哪些启示和教育。4、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特点”这一写作方法,课后练笔。19《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课前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感知“三国”这段历史。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忌妒、推却、都督、迟延”等词语。书写示范“忌、延、援”。3、熟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4、理清脉络,根据
5、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感知周瑜的步步紧逼、诸葛亮的沉着应对,读出人物语气。第二课时1、研读“草船借箭”部分,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1、联系上下文,理解“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词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4、拓展三国故事及歇后语,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20*《景阳冈》教学目标1、由《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导入新课,帮助学生
6、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2、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重点阅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画出一系列动词,通过朗读感受场面描写的有声有色。4、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5、给家长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6、拓展《水浒传》其他人物,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21*《猴王出世》教学目标1、课前查阅字典及有关资料,弄懂古代白话文中一些字、词的基本意思。1、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
7、成为猴王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已有的孙悟空印象,结合语言文字,边读边想感受石猴形象。批注交流。4、读懂课文,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5、播放一段视频,拓展阅读原著中相关部分,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