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汉机场航空气候特征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汉机场航空气候特征分析摘要对广汉机场全年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春、夏、秋、冬4季广汉机场航空气候特点、环流形式特征、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以为该机场的航空训练提供保障。 关键词广汉机场;航空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四川广汉 广汉机场作为民航飞行学院训练分院的训练机场,承担着为飞行教学训练提供及时、准确航空气象服务的职责,对该机场进行航空气候特征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掌握其天气特点,有效组织飞行教学训练。 1广汉机场全年气候概况 广汉机场地处川西平原,机场纬度位置偏南,处于亚热带北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
2、多冷锋大风,气温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夏季润热、潮湿,多雷雨天气。秋季阴雨绵绵,多低云。冬季由于盆地效应,逆温层强大,多大雾,能见度极差[1]。 1.1冬暖而夏不酷热 广汉机场全年气温的平均值为19.4℃。冬季广汉机场1月份最冷10年月平均气温为8.8℃,极端最低气温为-4.5℃,12月平均气温为10.1℃,2月平均气温为10.4℃。气温在全国居中上水平,与东部同纬度平原、丘陵地区相比,冬季平均温度明显偏高。夏季广汉机场7月最热,10年月平均气温为28.5℃,极端最高气温为36.9℃。6月平均气温为27.3℃,8月平均气温为28.3℃,明显低于东部同纬度地区
3、,呈现出“冬暖夏凉”的特点。 1.2冬干而夏多暴雨 广汉机场全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为62.8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8.4d,月最大降水量为360.3mm,日最大降水量为162.3mm。全年降水量以夏季最多,强度最大,常伴有雷暴,菘次是春秋两季,冬季为干旱期。冬季广汉机场10年12月平均降水量为4.7mm,1月为9.2mm,2月为14.4mm。夏季广汉机场6月的平均降水量为141.9mm,7月为175.5mm,8月为174.3mm。广汉机场具有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呈现出“冬干旱夏涝”的特点。 1.3秋雨绵绵,夜雨尤多 秋季9月平均降水量为94.9mm,10月为41
4、.3mm,11月为10.3mm。春季3月平均降水量为17.3mm,4月为32.0mm,5月为37.6mm。这与东部季风区春雨多于秋雨的特点不同,秋雨偏多的原因是秋季前期多雨,降水强度不太大但持续时间长,形成秋雨绵绵、多低云的特点,而且多碎雨云。此外,多夜雨也是广汉机场的气候特点之一,年平均夜雨率达60%。 1.4风向特征特别 广汉机场地面全年静风频率占最多,绝大多数在阴和阴雨天为东北风,晴好天气为西南风,夜间和上午多偏北风,中午转偏南,全年大风很少。夏季大风多与雷雨同时出现,风向常较乱。一般冷空气入侵时可造成8~10m/s的偏东北大风。 1.5冬雾夏雷,飞行保障
5、难度大 广汉机场冬季冷空气活动很少,每月只有1~2次,多是变性气团控制,一般不太冷,多阴天,能见度最坏,几乎全是雾和轻雾造成的。广汉机场10年12月平均雾日21.8d,1月为18.2d,11月为18.1d。雷暴出现在3—12月,7—8月最多。广汉机场航空气候呈现出“冬雾夏雷”的特点。因此,广汉机场3—5月最有利于飞行训练,严冬的上午和盛夏的午后最不利于飞行,因为严冬上午能见度极坏,可飞日数少;盛夏的午后气温高,天气变化剧烈,危险天气多,不易掌握[2]。 2广汉机场各季节主要气候特点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2.1春季(3—5月) 2.1.1航空气候特点。广汉机场春季多
6、大风、连阴雨、升温快、有倒春寒天气、春雷早、雾少、能见度好。春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广汉机场3月受大陆气团控制,雨量较少,时有春旱出现,冷空气入侵时,常常带来降水、大风和明显的降温天气。4月以后,太平洋副高脊开始北移,天气逐渐转暖,气温升高,但当冷空气入侵时,常常带来大风、降水和倒春寒天气。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入侵时,常有8~10m/s以上的偏北大风出现,同时也常伴有雷雨、暴雨和低云产生。春雷常常出现在4月初,降水日益增多,大暴雨往往开始在5月底。广汉机场1年平均春季降水数日为34.6d,平均降水量为86.9mm,比冬季多,较夏、秋季少,而降水量又主要集中在4月
7、下旬至5月。整个季节相对湿度较低,平均风速在全年中较大,是全年最干燥的季节。雾日少,能见度好,能见度小于1km的大雾天气年平均为21.2d,且主要集中在3月,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较低,仅高于夏季,比春、秋季少。 2.1.2环流形势特征。北支急流和南支急流是影响我国春季天气的主要气流,广汉机场主要受南支急流的影响。南支急流的中心位置在30°N附近,同冬季相比,显著减弱并不断北移。东亚大槽平均位于140°E附近,强度也较冬季有所减弱,并变得趋于平缓。青藏高原北部乌拉尔山东则90°E是平均脊的位置,但强度也较冬季有所减弱,南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