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发券主体视角的消费券效果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发券主体视角的消费券效果分析【摘要】当前中国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如何启动内需是关键。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一方面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拉动国内私人投资;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方法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消费券作为刺激消费需求的一种方法,目前正在中国许多城市被尝试应用。消费券的发券主体不同,其经济效果是不同的,企业发消费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如政府作为主体时效果明显。 【关键词】消费券培训券政府企业 一、引言 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徘徊在60%上下,2004年消费率仅为53.6%,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
2、发展过程中消费、投资、出口不均衡增长带来的问题完全凸显出来,如何启动中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2008年“欧元之父”蒙代尔建议中国政府发放1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券,若限期3个月内花费,可最终拉动经济约1.33万亿元,相当于单季度GDP的18%。自此以后,中国一些地市开始先后尝试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2008年12月,成都向全市城乡共计发放近3800万元人民币消费券。此后,杭州市也给市民发放了1亿元人民币消费券。2009年,南京、武汉、宁波等城市都开始发放消费券,而且消费券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当前很多城市发放的消费券
3、是政府行为,也有些是企业行为。政府发放消费券属于政府补贴,而企业发放消费券是一种促销手段。短期而言,这两种消费券发行都可能够刺激消费,但是发放消费券的主体不同,其传导机制和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弄清不同发券主体消费券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消费券发挥作用的机制及其经济效果,对当前正确认识和运用消费券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发券主体的消费券经济学分析 1、发券主体为政府时消费券效果分析 凯恩斯思想启示我们在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该进行干预,但是具体的干预形式就由政府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选择。在经济复苏时期,当消
4、费需求上升、收入增长时,由于加速数原理投资以更大的幅度增加,投资又通过乘数效应,推动GDP增加。反之,在中国面临世界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政府希望启动消费需求,达到阻止投资和经济的快速下滑的目标。因此,政府选择消费券作为干预方式有其必然性,而且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效果和机制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发放能产生外部联动效应行业的商品消费券,能够推动地方经济较快增长。例如杭州是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又是外部联动效应非常大的行业,因此杭州政府选择发行旅游券。旅游券不仅能够带动旅游行业消费,还能推动当地酒店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
5、等行业消费。此时,政府发行的消费券传导路径大致为:政府有选择的转移性支出→某种行业商品价格相对下降,居民实际收入增加→居民该商品消费意愿强→该行业商品消费增加→通过联动效应带动相关行业消费增加→GDP增加。从理论上,这种类型消费券是推导内需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消费券的消费乘数效应也是最大的。 (2)政府发放教育培训券能一定程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中国一方面企业招用工总量减少,而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对员工技能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有高技能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据调查,广东省20
6、09年1月份人力资源市场普工求人倍率为0.8,处于供大于求;但技工求人倍率为1.1,仍供不应求。发放就业培训券,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既能提高未就业者的技能,增加其就业机会,又能节约企业的一部分培训成本,促进其扩大再生产。该类型消费券的传导路径为:政府发放教育培训券→劳动者技能提高,企业培训成本下降→劳动者就业增加,企业利润情况改善→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增加。由于该类型的消费券并非直接刺激消费,而是从降低企业成本角度间接影响消费,因此该类型消费券在短期内拉动内需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3)针对某些特定人群发放的消费券,其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
7、2008年底,成都向全市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近3800万元消费券,尽管这批消费券的消费率达到100%,但是正如钟茂初(2009)所说,向少部分困难人群发放消费券,由于总体数量不多,不会起到较大作用。因此,政府向某些特定人群发放的消费券,其行动本质是一种向弱势群体的照顾性支出,其社会意义更大。不过,与直接给特定人群发现金补贴相比,政府给他们发放实物消费券更能激励消费者进行消费。政府给某些特定人群发放的消费券,其传导路径大致为: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特定群体实际收入增加→该群体消费增加→GDP短期小幅度增加。 2、
8、发券主体为企业时消费券效果分析 当消费券的发券主体是企业时,企业个体发消费券或优惠券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企业让利和降价行为。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其主要社会功能是生产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并借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企业通过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