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ID:10386165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_第1页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_第2页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_第3页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_第4页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随着国际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国际竞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国际竞争力研究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世界经济论坛(D)是较早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并最具影响的研究机构,它们设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已经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其出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

2、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国家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能够达到持续高经济增长率的能力。1994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又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在此定义中,世界经济论坛主要强调的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即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小通过企业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价格和质量来体现。并突出强调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质量和价格;企业只有生产和提供出低价格和高质

3、量的商品、服务,企业才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认为,国家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它提出影响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八大因素:(1)国内经济实力,指一国经济力量的整体评估;(2)国际化程度,指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程度;(3)政府影响,指政府政策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4)金融实力,指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估;(5)基础建设,指资源与制度满足企业基本需求的程度;(6)企业管理能力,指企业管理在创

4、新、获利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7)科技实力,指科学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的成功程度;(8)人力资源,指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中每个因素又包括若干方面,共有244个指标。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以此模型对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但是,无论是世界经济论坛还是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都是在企业或者国家的层次上研究国际竞争力,很少有人在产业的层次方面研究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既不同于国家国际竞争力,也不同于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以企业这个较为微观的层次为出发

5、点的竞争力),而是介于国家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一种以产业这个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所谓中观的层次为出发点的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首先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定义方法,由于传统产业的定义面太广泛,所以他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这样定义的产业所包括的产品,其相对竞争优势的来源都相似。例如小汽车、传真机、洗衣粉等都可以独立被视为一个产业。这样定义产业就可以把企业、产业和国家结合起来分析,从而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一方面,企业可以分

6、析某一产业结构,确定自己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竞争优势,以及应采取的竞争战略;另一方面,某个国家也可以取某一产业为中心,分析该国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所以按照这样的分析思路,迈克尔·波特把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国与国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应是国与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李嘉图在亚当·斯

7、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中,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两者的不利程度是有所差别的,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相对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李嘉图实际上已经指出生产技术的差别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在生产技术上处于最有利地位的产业,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由于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仅仅考虑了生产技术差别的影响,到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奥

8、林与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了H—0理论,即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H—0理论表述为,“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各国在生产那些能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的产生。因此,每个国家最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