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

ID:10377821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_第1页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_第2页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_第3页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_第4页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及原因之我的论文作者简介:席红(1972—),女,安徽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见  [摘要]盛唐士风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士人积极干谒求进,但盛唐士人对干谒的态度又是相当矛盾的。经过魏晋风度的鼓荡,士之重人格独立的文化品格被盛唐士人突出强调,同时一般士人在干谒中趋炎附势、蝇营狗苟形成较坏的负面影响,使正直之士对干谒深以为耻;但盛唐之士又以强调个体尊严、出于公心、展示才华等方式修正干谒行为,所以盛唐士人虽多耻于干谒,但干谒之风仍很盛行。  

2、  [关键词]盛唐士风;干谒;魏晋风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5-0105-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53[本刊网址]http://.hbxb.    干谒,简单地说是指为某种目的而求见拜谒地位高的人。文人的干谒特指以进献诗文的方式拜谒。关于盛唐士人多有干谒之举的情况很多相关文章都有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对唐代士林盛行干谒之风的原因学术界也基本上有了统一的认识:这与科举制

3、度、选官制度的不完备以及取人之途多样化有关。本人也很赞同这些观点不再重复讨论。这里主要想就盛唐干谒问题中学术界较少提及的或本人有不同意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士人对待干谒的矛盾心态    盛唐士人对干谒的态度是相当矛盾的,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口头上否定干谒之举,实际行动上又干谒不止,还表现在献给被干谒者的诗文中表露出急切或坚定的请求援引之心,但在写给友人或自叙心声时却又表现出对干谒的不以为然甚至是鄙视的态度。.cOm    如王昌龄在开元年间,为求援引作《上李侍郎

4、书》:“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天下固有长吟悲歌,无所投足,天工或阙,何借补之?苟有人焉,有国焉?昌龄请攘袂先驱,为国士用,棼丝之务,最急之治,实所甘心。”急切求仕之心跃然于纸上。天宝初年,王昌龄暂居长安时,其族弟王玙受皇帝赏识在朝中任侍御史,王昌龄在给他的书信中不忘表白欲求其推荐之心:“……贱臣欲干谒,稽首顿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宿霸上寄侍御玙弟》)所以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1说:“观王昌龄诗,仕进之心可谓切矣。”可是王昌龄在《放歌行》中却表示

5、:“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把自己及第归功于主考官慧眼识珠,否定自己曾有“入赋(献赋)”、“望尘(交游权贵)”之举。在《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则说自己干谒屡次无果不妨穷达一听之于命运:“……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对仕进的迫切要求已变为一任穷达的通脱了。    至于李白,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就更明显了。李白“遍干诸侯”、“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他拜谒过的人从州府的长官,到朝中的显贵乃至皇亲国戚都有。如

6、在蜀中时,他干谒过广汉太守、益州长史、渝州长史李邕;在安州,他拜访过都督马正会、长史李京之、裴长史等;在襄阳,他上书荆州长史韩朝宗。同时,李白还赴东都洛阳向玄宗进献《明堂赋》,干谒过玉真公主和秘书监贺知章等等,可以说他在某地居住较长一段时间就会和当地公卿有交往。但他却标榜自己“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在干谒成功得以应诏入京但又很快放还后,就宣称自己从此不再曲意干谒、逢迎权贵:“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其十二》)。可见李白也认为干谒是违反本心的屈己之举。    杜甫科

7、举失败之后困守长安,整整十年四处干谒。他不仅向玄宗进献《雕赋》和《三大礼赋》,而且频频向朝中公卿投送诗作,集中的《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奉赠韦左臣丈二十二韵》、等都是干谒之作。但他一方面言辞恳切求人援引,一方面又一直对自己“衔泥附炎热”(《去矣行》)的干谒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追悔。此时杜甫对干谒从俗的看法还是矛盾而复杂的。直到四处碰壁受够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他就明确表示自己对干谒是深以为耻的:“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以他多次劝诫友人不要干谒:“

8、胡为飘泊岷汉间,干谒侯王颇历抵。况万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寄狄明府博济》);“愿子少干谒,蜀都足戎轩。误失将帅意,不知亲故恩”(《别李义》)。    可见,盛唐士人在干谒问题上普遍表现出观念和行动上的矛盾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下文将对此有所分析。    二、矛盾心态分析    对盛唐士人在干谒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动上的矛盾,目前学术界在探    究原因时多集中于讨论盛唐士人为什么虽以之为耻而仍干谒不止,认为是在盛唐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士人以天下为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