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76133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论文..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发生改变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需要使用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老年患者大都患有慢性病,为此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程漫长,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老年慢性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还可出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绝望厌世等心态,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要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他们,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
2、的粗暴无理,要给于深切的谅解,切勿与患者争吵,伤害患者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意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和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的心理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1心理特点1.1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因疾病住院改变了其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导致忧虑,如:思虑过多、心脾亏弱、忧劳过度、胃中不和等,
3、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过分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1.2患者方面的原因患者因长期患病,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对预期的疗效表示悲观,会有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因七情内起之郁,其过程大多是:“始而伤气、继而及血、终乃成劳”所以要让患者怡情自遣、宽怀调养,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1.3依赖性和退行性行为反应依赖性、退行性行为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行为反应。患者在患病时自然会受到亲人和周围人们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重点对象,有些患者就会产生自信心不足,变得软弱无力,事事都要依赖别人。2应对方法2.1环境因素护理人
4、员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床单干燥。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我们实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良好开始和前提,护理人员在这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护理人员要在已经掌握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给患者做病情介绍和入院宣教时,运用通俗语句来描述,这样可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其次,要尊重患者人格,包括在操作时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能使患者避免窘境,得到患者的信任。2.3心理护理:对疾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悲观失落感,护士应予以理解和同情。鼓励病人疏泄抑郁和烦恼,并和病人多谈心,使其提高认识,要坚持治疗
5、、适当锻炼,病情是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的。2.4补充营养:因疾病造成病人较长时间的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影响,有长期消耗和食欲不强的现象,所以需要注意补充营养。2.5协助和训练病人自我照顾:首先要使病人消除依赖思想,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和安全的训练。2.6对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①增进机体抵抗力。要保证营养、睡眠和良好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锻炼。②协助合理用药。对长期用药的病人,要了解用药目的、种类、名称、剂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不要随便改变和增减用药的种类和剂量。2.7指导自我护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6、、诱发因素,以防止病情反复。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及其原因,以防止发生并发症。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会活动,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要让患者知道疾病的康复只靠治疗是不够的,还要依赖患者自己的努力,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主动融入到社会活动中。2.8中医护理因恐惧不安可引起失眠,应用所学的中医耳穴压丸法来治疗。主穴:心、神门、皮质下。配穴:肝火上扰配肝、胆,胃气不和配胃、脾,阴虚火旺配肾。在不服安眠药的情况下收到很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5%,且无不良反应。3讨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活动会有一定的
7、躯体表现,而有了躯体疾病必然会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影响着一个人病体的康复。依据现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论,我们在治疗时不仅要注重医疗技术,还要依据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疾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我们忙于做各种治疗时,切勿疏忽了患者的心理特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