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

ID:1036596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_第1页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_第2页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_第3页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_第4页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社会保障的非经济因素分析(1)摘要:目前农村实行的是以国家救济和社区互助为主的剩余式社会保障制度,并未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这是经济因素使然。通过对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经济因素的解读和非经济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否及其实现的水平。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security”一词,又译作“社会安全”。它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安全网”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国家救济和社区互助为主的剩余式社会保障制度,并未建立起覆盖全

2、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规模化、非农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减轻农民生活风险,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也为了更好地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迎接业已到来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亟待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就有必要廓清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的似是而非的认识——“经济因素惟一论”。  一、对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因素的重新解读  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观点肯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范围和程度的根本制约作用。有的学者通过分析

3、建国以后我们建立的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引发的弊端,以及引证这种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的现实,来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的决定作用。有的学者则通过对欧洲发达的福利国家的检讨,来说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搞社会保障,必然会重蹈福利国家的覆辙,且经济和社会后果将更加严重。  同上述学者一样,我们也肯定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实施的范围、程度和给付标准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否认非经济因素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影响,并对上述论证中所涉及的前提和论据提出如下不同的看法。  首先,建国以后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存在着超越经

4、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但更根本的缺陷却在于排斥市场机制,抹煞个人责任,由政府大包大揽,资源非流动,人员单位化,在偏离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同时,追求静态的、绝对的公平。而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恰恰就是要克服这一根本缺陷,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调动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积极性,实施社会化、市场化管理,以达到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权利,使他们共享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所以,把原有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的事实完全归咎于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妥当的。  其次,20世纪70、80年代欧洲福利国家的教训当然应该借鉴,但是它们在推行社会保障

5、制度、建立福利国家之初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即所起的正功能,现在往往被众多的研究者忽视了。“二战”后欧洲的经济复苏和繁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功不可没,而这一制度也是超越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公共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与其说福利国家政策的失败在于其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如说是无视其边际效用递减的事实而对它不断固化、加码的结果。  再次,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在经济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英国,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德国最先建立起来的。德国能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和德国国内的政治社会背景即尖锐的阶级矛盾和

6、阶级冲突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既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合法权益而进行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统治策略的变化,将其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正如当年首倡社会保障制度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后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在1935年,当时正值经济大危机的恢复时期;西欧、北欧福利国家的建立也是在战后经济很不景气的时期。再联系到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迄今为止仍有数以千万计的国民缺乏起码的疾病、医疗保障的现实,至少可以表明一个事实: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必然地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与政府

7、的政策取向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及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最后,企图建立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完全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企图达到纯粹理性化的社会目标,这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因为社会并非人为设计出来的。既要使社会保障在国家经济萧条、社会成员遭受经济风险时起到社会“减震器”、“安全网”的作用,又要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有些学者在谈及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时,只强调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和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忽视国家作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公平的主体所应尽的责任,无论其主观动机如何,在客观上都导致将农村社会应受保障的群体长期置于一个被忽略的

8、地位。这恐怕也是造成下述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在中国的过去还是在中国的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