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探讨论文摘要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整体水平较低。这就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比起其他普通高校来面临更多的难题。怎样改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迅速提高摘要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整体水平较低。这就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比起其他普通高校来面临更多的难题。怎样改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对此,作为教师应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围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的
2、思考和有益的尝试,以达到优化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兴趣培养时尚化幽默教学结合专业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补充,民办高职院校给了大批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更能使他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掌握一项生存技能。但作为公共课的英语,却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最难教、学生最不爱上的课程之一。笔者曾在多所高职院校从事公共英语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在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改善课堂教
3、学效果。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热烈。反之,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将会成为一种负担,致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变得沉闷。由于民办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抱有很深的成见和恐惧感,对学习英语大多没有信心。因此在新生入学阶段就必须打破学生心中的阴影和障碍,解除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负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与鼓励学生。例如在给大一新生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第一单元“CollegeLife”时,我便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
4、一谈“Thedifferencesbetiddleschool”。然后我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告诉他们大学与中学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并让他们试着用英文叙述他们对自己学校的印象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期待。虽然这堂课并没有用太多的英语授课,但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即使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只能说出一到两个单词,我也充分地表扬与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英语课堂又充满了兴趣,对今后的英语课充满了期待。从学生们放松的表情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我可以感觉到,以往英语学习在他们心中留下的阴霾已经开始散去,他们的信心正在积累,对于英语学习,他们已经开始有了
5、小小的成就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对你的课堂充满兴趣比什么都重要。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时尚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贴近时尚生活,从流行音乐、文化差异、风土人情,到体育时事、政治新闻、娱乐明星等等。学生往往对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事物、跟自己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就业、俚语、文化差异、商务礼仪等知识感兴趣。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将英语教学生活化、通俗化,将英语贯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给学生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不学英语似乎就等于拒绝时尚,作为引领时尚的青年人应以学习英语为荣。此外,作为青年英语教师,还可以尝试在自身言行举止方面向年轻人靠拢。例
6、如在衣着打扮上,在不影响教师为人师表形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休闲化与时尚化;教学语言与肢体动作也可以时尚通俗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加亲切感。可以试想,一个整天西装笔挺不苟言笑的老师势必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及其严肃与死板的形象。而事实证明,一旦学生对教师本人充满好感与认可,会增加其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与动力。三、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艺术,就可以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教学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7、例如在《世纪英语综合教程》这套教材里每篇课文里面都有很多生词,生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负担,是不折不扣的拦路虎。记单词对学生来说枯燥、耗时、而且成效不大,这大大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教师在讲授词汇时如果能实行幽默教学,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具体地说,可以选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第二册第一单元Text里有一个短语“givetheimpressionof”,教师可以举以下的例子:A)Guangzhougivestheimpressionofaverylargeandmoderncity.B)xxx(学生姓名)giv
8、esustheimpressionofbeingveryhandsomeorpretty.第一个例句虽然很普通,但和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第二个例句比较风趣,能加深学生对新词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