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ID:1036185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1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2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3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4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  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高等学校贫困生的问题,为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02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奖学金,2005年开始设立了国家、省政府助学金。各高校也在努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

2、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即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国家和高校通过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无偿资助中出现的依赖现象  由于大学生中受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困难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认为学校不

3、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应该帮助他们,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些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    (二)国家助学贷款中暴露的信用缺失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对象是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优惠:一是无需经济担保,凭个人信用贷款;二是利息补贴,以前是贷款期间国

4、家贴息一半,现在是在校期间全免息。然而从2000年信用贷款实施以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研究,不断完善政策,央行、教育部、财政部等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切实落实并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效果并非令人满意。前几年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无法使需要贷款的学生都申请到助学贷款。近两年国家政策上加大力度、学校多方努力,部分学校贷款顺利,但仍然有许多高校无法顺利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助学贷款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是银行担心将来的风险:一是贷款的学生愿不愿偿还;二是贷款的学生有没有能力偿还。前者关系到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后者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收

5、入问题。就信用问题来看,不少银行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现在由于有的高校贷款学生还款逾期率远远高于20%,个人信用不足,导致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再次受阻。实践也证明学生个人信用缺失是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的最大的“绊脚石”。    (三)家庭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问题  由于造成贫困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而产生了思想认识与心理上的

6、误区。  (1)心理上的自尊和自卑的矛盾。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他们也非常敏感,他们担心同学因自己的贫困而看不起自己,一些学生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人际交往消极退缩。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尚无显著的心理落差。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产生了心理距离。久而久之,他们渐渐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3)情绪孤独、抑郁。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

7、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并因此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乃至娱乐缺乏兴趣,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  (4)学业焦虑。虽然贫困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差,加之为解决生活问题而参加勤工助学占用一定的时间等原因,致使贫困生在学业上的焦虑也十分突出。尤其是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中小学阶段缺少实践、知识面狭窄等,他们常常理论科目学习成绩尚好,但

8、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外语听力和口语等)普遍不如其他学生,这些都加重了他们的焦虑。  事实上,我们过去的学生资助工作也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当然,国家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是解决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接受高等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平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培养大批社会急需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不至于因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