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54698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列宁关于以“人民的权利”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列宁关于以“人民的权利”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思想 [论文关键词]列宁;人民权利;公共权力思想 [论文摘要]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为防止国家公共权力被滥用,列宁提出了以“人民的权利”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的思想。他强调要政务公开,保障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要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要让普通群众和知识分子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强化人民对国家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从道理上讲,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也
2、就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公共权力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天生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可能。这样,如何防止国家公共权力被滥用,就成为列宁和俄共(布)必须面对的问题。与西方“要防止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不同,列宁提出了以“权利”约束权力的新思路,即通过不晰扩大和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方法,以人民的力量制约国家公共权力。学习他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务公开,保障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 为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列宁特别强调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实行公开性原则的
3、重要性。在《关于专政的历史问题》中,列宁说:“新政权是绝大多数人的专政,它完全靠人民群众的信任,完全是靠不加限制地、最广泛地、最有力地吸引全体群众参加政权来维护的。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这个政权对大家都是公开的,它当着群众的面办理一切事情,群众很容易接近它。”他强调:“在我们看来,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这就是说,一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情都要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和决策要经过人民讨论,使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
4、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苏维埃的力量源泉。为此,列宁还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使国家事务公开的主张: 1.实行公职人员工作报告制。在1921年《关于对待非党工人的态度》中,列宁要求“所有负责的公职人员一律向工农群众”作“切实的工作报告”,“不仅担任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而且担任负责工作的所有公职人员……都应当作这类工作报告”。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布)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强调:“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和主席团的全体成员必须在全体大会上向自己的选举人做工作报告,每月至少一次。”“共产党党团领导下的省执行
5、委员会应拟订一个有系统地向居民报道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情况和苏维埃机关的政治活动的计划,并按照这个计划派遣负责工作人员到省内的工厂、村和乡等等的大会上做报告。”列宁认为,通过公职人员向群众作报告,可以使群众了解苏维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所做的工作,可以使他们“有机会对苏维埃机关及其工作提出批评”。 2.公开举行党和苏维埃机关的会议。吸引、吸收群众旁听或参加。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十大决议、全俄苏维埃“八大”会议、俄共(布)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分别就召开公开会议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十大决议指出,必须使召开党的
6、领导机关的公开会议成为一种制度,并规定党的支部大会要公开举行,必须尽量吸收非党群众参加听会和讨论。俄共(布)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强调:“必须活跃苏维埃全体会议和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必须做好县的和省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要使当地所有居民都注意这些会议(在代表大会前广泛进行口头上和文字上的宣传)。” 3.将国家重大问题交人民公开讨论。列宁多次强调,在苏维埃政权机构的活动中,对于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所关心的“极重要的问题,以及那些同群众本身的一定行动有直接关系的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展开
7、讨论,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在党内,“不仅用选派代表的方式,而且必须用向全体党员征求意见的方式来解决”。通过群众的广泛讨论,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根据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重要体现。 二、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实践中,列宁非常强调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的重要性。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强调:“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全部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且
8、可以随时撤换”,“一切公职人员不仅由选举产生,而且可以按照大多数选民的要求随时撤换”。十月革命胜利不久,他再次强调,为了“使人民的代表真正服从人民”,必须使工农群众有权罢免他们选举的人员。他指出:“改选问题,是一个真正实现民主原则的问题”,是苏维埃政权的真正人民性之所在,如果不赋予人民罢免权,“就是不让表达人民的革命意志,也就是篡夺了人民的权利”。诚然,俄共(布)执政后的实践与原来的理想有所不同。由于俄共(布)以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方式取得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