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期间提出提案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

ID:10344673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_第1页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_第2页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_第3页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_第4页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会期间提出提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会期间提出的提案案由关于推广运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建议年号2013提案号466会议届别省第十一届会议次别第一次提交日期2013-01-26提案来源本人撰写是否调研否同意公开发表否大类经济建设领域子类经济建设领域建议承办单位(供参考)发改委工信厅环保厅提案者陈高志界别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回复联系人陈高志邮政编码710065第一联系电话15829099999第二联系电话18291929403通讯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SOHO同盟B座2309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主办单位陕西

2、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办单位交办日期2013-02-01复函时限2013-04-30交办时间2013-02-1922:20:58内容 关于推广运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建议 提案人:  据调研:2011年,陕西省油气当量产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一举跃居全国第一油气大省。同年,全省煤炭产量突破4亿吨,达到4.05亿吨,同比增产4234万吨、增长11.7%,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0.8%,仅次于内蒙古、山西,稳居全国第三位。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大省,2011年,在全国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

3、的情况下,我省却超额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经初步核算,我省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56%(超出年度预期0.06%)。同时,我省“十一五”的节能减排工作是国务院表彰的八个省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省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冬季采暖成为传统集中供热地区的民生工程,城市的采暖需求在持续增加,如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榆林等;而秦岭以南

4、的汉中地区的居民对冬季集中供热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据中央气象台资料,2012年中国正在经历28年来最冷的冬天,中国南方多省区低温天气持续,普遍缺乏供暖设施的居民叫苦不迭。2012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的提案《将北方集中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受到媒体关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就南方冬季采暖成立课题组,如果南方城市也开始进行集中供暖,那节能减排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我们除了实行“为保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牺牲了一部分产能”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外,更应通过采用新的节能技术、通过既可降低能源消耗又能提升能

5、源效率的方法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其中冬季集中供热的节能空间就很大。据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节能产业关键技术》介绍:“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用于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热电厂余热利用,循环水余热充分回收,能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30%以上,降低热电联产综合供热能耗40%,并可提高现有管网输送能力。该技术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于2007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用户室内温度、舒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大大提升热力管网的输送能力,为我国大型热电机组远距离高效供热和对城市既有热

6、力管网扩容改造开辟了新途径。 这种技术已在我省周边省份开始采用。案例一:山西“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示范项目”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回收余热量最大的“电厂余热回收专用机组”。该项目属节能减排和增加供热面积的民生科技推广工程,除满足了2010年采暖季200万平米的供热缺口外,且节约7.5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量17.2万吨,SO2排放量557.5吨,NO2排放量485.4吨,灰渣量1.6万吨。案例二:河北承德热电厂采用“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在不增加锅炉和供热机组的情况下,利用现有采暖抽气,回

7、收循环水余热,新增供热面积200多万平米,节约标煤约3.9万吨,减少S02排放320.2吨/年、减少NOx排放278.7吨、减少C02排放9.9万吨、灰渣排放9224吨,年减少冷却水损失58.4万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案例三:2008年内蒙赤峰市城区集中供热总面积1600多万平米,近几年平均年新增供热面积250多万平米,而原总额供热能力仅为1400万平米。到2010年末,为节能减排又将关停7台小火电机组,城区热源将存在很大缺口。另外,即使热源充足,按传统的参数供热,原有管网的输配能力也严重不足,热网已严重

8、超负荷运行,同时供热区的道路资源几乎已经用尽,进一步增加管径的可能性也不大。通过采用“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利用相同的管路和水流量,使供热能力提高了75%,单位热量的输送能耗相当于传统系统的57%,相当于节省标准煤2.1万吨,减少CO2排放5.2万吨。2009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主持召开了该示范工程鉴定会,对这一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为我国大型热电机组远距离高效供热开辟了新途径,是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领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