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

ID:10338967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_第1页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_第2页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_第3页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_第4页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的论文诗中的扬州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空间:在地理向度上,唐诗塑造清俊秀丽的扬州都市“第一空间”,彰显“江海扬波”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宗教气息浓郁的“江南气象”;在情感向度上,唐诗构建了及时享乐、颓废感伤的“第二空间”,包孕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怀,对商妇辛酸生活的精细体味;在审美向度上,唐诗以艺术化的方式构建无限意味的“审美空间”,超越了诗人个体的心理情感,具有“情感的形式”的意义,和历史性的时间感勾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融时间向度的历史性和空间向度的质感于一体的“审美时空”。  关键词:唐诗;扬州都市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审美空间  中

2、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099-05  一、扬州都市空间的语境阐释  在汪洋似海的唐诗中,以繁华都市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创作蔚为大观。其时的扬州,商贾如织,青楼林立,文士毕集。唐诗对它的描写几乎切入到都市空间的每个向度:“扬州城市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几乎都被唐宋诗人写遍了。以致于清代的李斗在写《扬州画舫录》时,每写到一处园林或一处小景致,大部分都用唐宋诗人留下的诗句编成的对联来加以说明,而且这样作似乎已经很够了。”这些绚烂至极的唐诗,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复杂的、多元结构的“扬州都市空间”。  一方面,

3、诗中的扬州具有物理和心理意义上的双重维度,在本质上可以被看作一种相对静止的、固定的“容器”,即在物质性、地理性的维度上,诗歌中的扬州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地理空间,是审美主体作为触发点或感知的基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空间的描写是地理框架为其主要的物质性基础的,这就是西方索亚所说的“第一空间”。在精神性、心理性的维度上,唐诗中的扬州都市又是主观的、虚构的情感世界。这种“人心营构之象”,是容纳诗人主观情感的“容器”,即“第二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空间的内涵并不局限于几何学、物理学的框架,还超越了客体的“第一空间”和主体的“第二空间”,具有西方后现代社会学家

4、“三元辩证法”意义上无限开放的维度。它通过再生产、再创造而形成的新的空间,超越物质的、精神的空间,生发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即“第三空间”。  相对于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第三空间”,唐诗中扬州都市则是一种“审美空间”。从社会学维度上的“第三空间”,生发出美学意义上的“审美空间”的学理性基础,正如“第三空间”自身的产生已经溢出了几何学向度的“第一空间”和精神性向度的“第二空间”一样,充满无限意蕴的“第三空间”不可能拘泥在纯粹的社会学、政治学的维度下,必然在审美的向度上延展、拉伸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概念,即“审美空间”。对此,国内学者早有定论:“我们借鉴当代西方

5、的空间理论,来谈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空间,以此来扩展我们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向度。那么,我们这样做的作用还可以将西方空间理论的社会学思路,纳入到美学的轨道上来。”具体而言,作为“审美空间”指称的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第三空间”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对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对人的生产”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审美主体以自身的活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现实物象,这些物象在唐代扬州都市特定的空间平铺延展,最终创造了唐代扬州都市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就后者而言,审美主体立足于自身开辟的空间形态中,但是,审美主体并不是无动于衷地处身其间,而是在生产这些空间的同时,也被这些空间塑造着。

6、本文将着力对唐诗中扬州都市三个空间加以具体阐释。  二、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第一空间”、“第二空间”  首先,就“第一空间”而言,唐诗中的扬州以“江海扬波”的独特自然景观为对象,由此构建“第一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表层形态。  相传大禹治水后,天下划分为“九州”,“扬州”因为“江海扬波”而得名。考古学研究也证实,距今约6500年前,扬州位于长江和大海的交汇处,地理位置类似于今天的上海,属于典型的“襟江带海”。作为扬州城市起点的古邗城“南沿临蜀冈南麓断崖,断崖下即为长江”,扬州城址沿江而建的特点一直延续至唐代。唐时,长江仍在扬州城附近流入大海,江海交汇,由此形成弯

7、曲的巨大喇叭形状的河口。“那时在圃山以上的扬州湾内,散布着‘开沙’等沙洲,使江流分汊,北支在扬州城东形成曲江,湾道水浅,由东海汹涌而来的海潮,经开阔的海湾乍人曲江湾道隘处,又被水下的沙坎所激逼,形成汹涌澎湃的涌潮。即历史上有名的‘广陵潮’。”唐诗经典《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就是深受当时扬州地理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是艺术地再现了广陵南郊近江处的自然风光”。早期扬州也与大海紧密关联。江淮之间的海岸线一度向西推进最远处达扬州高邮湖西岸,距今4000年左右,江淮东部受到大规模的海侵,阜宁至海安一线以东地区还未形成稳定的陆地。也就是说,

8、历史上的海侵导致了扬州以下是海湾,以上才具有真正的江型。唐代扬州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