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种草养畜的作用与地位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种草养畜的作用与地位的论文 摘要针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国好田不种草、单靠高投入化肥维持地力、忽视发展草业生产粮食的现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了种草养畜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农业生产是将太阳能转化为食物能的生产,人不直接吃草可间接吃以草为食家畜尤其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奶肉产品。倘若利用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自我修复的功能和其比森林系统更快的物质循环特点等,会对保持地力、改良土壤、增加绿色覆盖、加速经济运转、促进生态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种草养畜;作用;地位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到达地面的太阳能仅有1%经植物光合作用而转变成化学能
2、;且其中只有5%被固定在适于人类食用的物产中。若将其余的95%也转化成人的食物,反刍动物正好具有这种能力[1,2]。种草养畜,休牧轮作是发达国家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自18世纪三叶草被西方国家相继纳入轮作制后,美国人工草地每增加10%,畜牧业产值便增加1倍;西部草原和中部玉米带区很好地结合,形成牛、羊生产的双重体系,农田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高者可达8%[2,3]。“无草,无牛;无牛,无粪;无粪,无农作”[2]。这句西方谚语中正确的科学理论早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区生产实践所证明,其成功性值得探讨。 1种草养畜能更有效地
3、利用太阳能 农业生产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食物能[2]。任继周提出,种粮只能利用光合作用生产的1/4,种饲草利用率至少可提高1倍。饲用作物在绿色营养体中产量最高,易被动物消化;适时收获可缩短其生长期,一年两收或多收,从而提高营养产量;多次刈用牧草再生,如复种指数成倍增长。. 2种植多年生牧草具有发展农产与水土保持的双重功能 威廉士曾指出,土壤是地球陆表能产生绿色收获的疏松层。牧草蒸腾系数高于作物,但茎叶茂盛,覆盖度大,再生力强;庞大的根系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贮水量,能有效防止雨、风蚀引起的水土流失。据威廉士计算
4、,结构好的土壤能吸收80%的降水,无结构土壤最多只能吸纳降水的30%[1]。杨吉华等[4]研究保水效益三年生紫花苜蓿地土壤年侵蚀量仅为空旷地的56%。陇中水保资料显示,黄土陡坡地种庄稼年流失雨水达278.04t/hm2,冲走土壤41.61t/hm2;种苜蓿则径流量减少94%,土壤冲刷量减少89%。 3种豆科牧草培肥地力,改土肥田,有利于土壤氮素补充 除水分外,氮是限制农业生产力的另一要素[1]。通常豆科植物与根瘤共生固定大气氮素能满足其全部需量的1/2~2/3;含氮量约1%的根与含氮可达10%的根瘤更新,会为土壤提供数量可观的氮素
5、(朱昌平)。甘肃中部雨养苜蓿年产青草在22.5t/hm2左右,约含可消化能70×103mj,可消化蛋白1.0t;其相应营养收获量依次相当于3.12、10.26t小麦干物质收获量(籽实﹕秸秆重量约1∶1)的总含量。王俊等[5]在榆中县中连川的研究表明,半干旱黄土区苜蓿与作物轮作,种植10年的紫花苜蓿地翻耕2年内土壤全氮迅速下降,各土层矿质氮均有不同程度积累,土壤活化程度提高,对提高后作土壤氮素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4粮草轮作是以牧促农良性发展生产的重要纽带 牧草的营养性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还可为家畜提供许多维生素、
6、矿物质和生长必需的酶类等[2,6]。ensminger[2]认为,优良家畜需要优良的土壤;没有一个地方,不出好草就能养出大量肉牛。种植业以水田为主的日本,曾以大量进口玉米、高粱等高能谷实饲料低粗饲工厂化养畜,养牛基地户均数一度超过西欧水平。但随之带来诸如繁殖力下降、不能站立、胃溃疡和肝脓肿等多种生理疾病,不得不采取措施发展自己的草产业[7]。 研究证明,苜蓿粗蛋白含量占干物质的20%左右,所含10种必需氨基酸比玉米、燕麦、大麦籽实及麦麸、米糠都多,其中赖氨酸比3种籽实料依次高3.0、2.3、1.7倍;而维生素和钙则比粮食及其秸秆高十
7、几至几十倍[2,6]。与其他牧草相比,豆科草类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发酵效率高,家畜采食量高;若以苜蓿作高产奶牛的主要能量来源,可使生产性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8]。豆科牧草富含营养,成为优质饲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粮草轮作利用其固氮解磷抗旱、提钙降钠耐碱的农业生物技术特性,既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创造腐殖质富含钙质的巩固团粒结构,又为家畜提供良好的饲草[1],是农牧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5实行农牧结合是低成本发展农业、恢复植被的最佳途径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无论气体循环、沉积循环或水循环,都要通过土壤贮存、输送、转化和利用;
8、反映在一般水平即为土地肥力的高低与植物生长的兴衰[9]。仅用施磷方式就能维持豆科牧草生长,降低草场构成劣化速度,是新西兰草地农业建设依据豆科植物固定大气氮素并向伴生禾草循环供应,以磷促氮、廉价有效生产的基本原理。但与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