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ID:10332525

大小:9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6

上传者:U-991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_第1页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_第2页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_第3页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_第4页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村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部分村民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程度底,特色高效农业推广慢,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少。二、工作目标(一)宣传政策。注重把宣传政策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采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低保、养老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协助联系户申请办理“双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等惠农贷款,引导农民敢贷款、会贷款、及时还款,及时发现、反映和制止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督促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二)反映民意。注重把反映民意与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的长效机制,深入联系村召开村组干部与村民代表会议,商讨修订两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帮助村委会建档立卡,推行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模式。双联干部深入联系户家中,了解村情户情、经济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就医就学等,提出个人帮扶计划。要认真梳理归纳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支部或有关部门,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促进发展。注重把促进发展与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发展养殖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以种植核桃树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帮助村委会做好村级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工作,积极试点推广甜高粱种植技术,全力发展千亩优质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工作,帮助群众找准最适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产业。(四)疏导情绪。注重把疏导情绪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帮助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工作。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新风尚。(五)强基固本。注重把强基固本与提升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帮助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党员培养教育等制度,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指导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 (六)推广典型。注重把推广典型与凝聚强大力量结合起来,注重发现和宣传推广在主导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改善、新农村建设等农村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三、工作措施(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村委会建设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三)用“好”社会保障,确保精准扶贫“全面兜底”。把民生改善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教育、就业、医疗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补助标准,健全贫困弱势群体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坚决防止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在继续做好低保工作的同时,坚持“治贫先治愚”,促使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学习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上学、未就业的学生)免费进行就业培训,保证每个贫困家庭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致富技术。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着力破解脱贫致富瓶颈制约,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四)吹“响”攻坚的号角,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 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篇二:关于沙腔乡核桃坪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沙腔乡核桃坪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为深入推进县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调研组于5月26日、27日深入沙腔乡核桃坪村开展工作调研,通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基层座谈等方式方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该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诉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村情概况(一)村情简介。现在的核桃坪村是2010年由原下核桃坪村和原上核桃坪村撤村并组而成,人口382户、1842人,耕地8100亩,退耕还林2304亩,荒山6800亩,低产茶园900亩,良种核桃55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土豆和黄豆为主,辖6个村民小组,沙二路横贯全村6.5公里、上下核桃坪组和斯密罗科均通公路,而磨子坪、小沟、司儿湾处于山顶尚未通公路,全村现有低保133人、五保3人、孤儿5人,教学点1个、1-3年级学生98人。(二)产业发展。2005年市纪委和市科技局对口帮扶在核桃坪实施了2600亩茶园,因产茶迟加上技术管理不到位效益低下,现900亩。2006年市军分区帮扶在核桃坪实施了960亩良种核桃,因品种或者气候原因无法挂果,现在仅剩550亩,只能当烧柴。近两年磨子坪等乡政府帮扶新增造林4000余亩,小沟等群众逐渐扩大了山羊养殖规模。(三)农民收入。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30人,支撑全村年均收入2400元。季节性打笋子两次,支撑全村年均收入450元。退耕还林、农资直补、低保供养等政策性收入,达到全村年均收入450元。高山3个组部分养羊户年出栏山羊近10头,矮山猪、鸡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养殖业目前带动收入不大。未流转的柳杉造林全村6000余亩,按每亩年产值250元算,拉动全村年均收入800元,但有个“留存争取” 的过程。合计人均年纯收入4100余元。目前暂无村集体收入。(四)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群众用水方便;通村公路在市军分区帮助下已经硬化,上下核桃坪和斯密罗科3个组在“沙二路”沿线通公路,磨子坪、司儿湾、小沟3个组都在山顶没有通公路,但均已建成1.5米宽的水泥“联户路”。;全村实现了农网改造,已通电;通讯信号尚未全覆盖,其中磨子坪、司儿湾、小沟3个组手机信号还比较困难;全村“村村通”卫星电视已全覆盖。(五)基层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全村共计党员36名,村级班子设有支书、主任、副支书、文书、纪检小组长,县上下派了林业局何卓刚为第一支书,乡上下派了大学生村官曾珂为村副主任。村级活动场地建设比较完备,村级办公经费全部兑现到位,每年5万元的公共维护经费全部用于水管维护、铁索桥维护、危岩处理、垃圾转运等。村两委比较团结,村组干部的群众威信较高,但文化素质底,致富发展作用不强,因此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完成乡上交办的目标任务上作用发挥良好,但是在引领发展上作用较差。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政策宣传。严格遵守县上规定的“两公告一公示”,共计公示到组3次并结合“两项测评户户见面”把贫困户的识别要求、程序要求逐户的进行宣传讲解。(二)严格选贫程序。坚持乡上监督、村上引导、组上组织、群众做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户长会确定初选名单,再将初选名单汇总到村,村上召集全体干部和群众代表排序再公示,县上指标公布后以贫困程度的排序取舍,在集中全乡名单在乡场镇公示。目前全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63人,脱贫32户147人,预脱贫6户23人,未脱贫42户193人。(三)强化督导检查。5月12日至22日乡纪委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抽查,督查共计72户、其中识别对象45户,知晓率高达100%、公开反响良好。(四)充实《扶贫手册》。结合沙腔实际制作了《贫困户调查表》补充到《扶贫手册》中去,增加了户口数和实际人口数,耕地林地荒地资源普查,“七通七有核查”、“四因三缺一差分析”,已享受的惠民政策,现阶段帮扶计划,种养殖和务工创收台账等。(五)初步归类分析。全村338户,因病80户、占23.7%,因残38户、占11.2%,因学53户、占15.7%,土地流转缺生产资料的16户、占4.7%,缺种养殖技术和务工培训的44户、占13%,超生家庭负担重的111户、占32.8%,有干 劲需要资金帮扶的84户、占24.9%,交通住房条件差的49户、占14.5%,酒疯子贪懒好吃的35户、占10.4%。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一)客观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艰苦。核桃坪村地形为“两山夹一沟”,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低,加上村民居住分散,耕地少且土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灾害高发区、高寒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五是是陈规陋习致贫,该村是纯彝族聚居村,由于受彝族传统习俗的影响,“薄养、好攀比”。六是医疗条件落后,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久而久之,小病就变成重病,从而影响自身发展。(二)主观原因。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和精准扶贫政策不配套。2013年以来“两边一川一区”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沙腔乡完成量和完成率均居全县第一累计达1400余人。但当时承诺的是户口转变村民享受的惠农政策一律不变,但现阶段的计生、民政、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却没有执行这一承诺,在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县级部门抽查方式有待转变。沙腔乡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为家庭户主的达到了800多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登记的电话号码均为户主电话,工作开展中大量的宣传和接待干部入户以在家妇女为主,单纯的电话抽查无法全面反映沙腔乡的工作开展情况。三是脱贫人口存在“一刀切”。今年县上给沙腔乡已脱贫数量是根据去年上报已享受惠农政策人数,已享受惠农政策不代表已脱贫,导致沙腔乡现在已脱贫数量基数过大。四、发展意见(一)开展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托底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二)推进产业化扶贫。一是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带动造林,并或者造林政策性帮扶。二是采取“规模化、示范户、散养户” 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开展林下养殖,壮大本地山羊规模,力争各户均年出栏10头山羊。(三)加大智力扶贫。突出智力扶贫作用,发挥技术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扩大务工输出。一是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尤其是年轻闲散人员的外出创收,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庭关爱问题。二是加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鼓励群众走出去就业创业,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五)加强基础建设。一是以下一步三房改造为契机,解决贫困户住房困难的问题,切实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异地搬迁扶贫;二是继续加强乡域道路交通建设。对未通路的组新建,确保组组都通路,从而为困难群众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特色寄宿制学校和各教学点的修缮维护工作,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四是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移动基站、电信基站和电信网络光缆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加网络覆盖率,拓宽群众信息渠道。五、工作建议(一)以先进带动后进为抓手,推进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核桃坪村现有党员36人,只占全村总人口的0.02%,比例太低。且现有的党员中,近一半属于老党员,年龄偏大。村党支部要积极发展党员,为基层党组织输进新鲜血液,助推整村发展。(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核桃坪村党支部领导干部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全村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指派党员作为建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指导员,组织全体党员与核桃坪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通过知识帮扶、政策帮扶、物资帮扶等形式,相互学习,沟通交流,共谋脱贫致富之策,共商发展大计。(三)积极汇报困难。协调主观制约。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的汇报工作情况,积极与民政、计生、扶贫、公安等部门沟通衔接,早日解决政策上的冲突与困难,为村民争取更多的惠农政策。(四)实行分类指导,做好精准扶贫。按照现有经验,实施项目整村推进是一个很好的分类指导方式,建议加大对贫困农户贫困人口的脱贫分类指导力度,实现基本生活靠农村低保,脱贫致富靠扶贫政策,真正体现“真扶贫、扶真贫”。 篇三: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政研室约稿)抢抓机遇创新模式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积石山县是国列省列的扶贫工作重点县,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先后两次专程到积石山县视察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期间,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了解贫困地区如何更好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并就精准扶贫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积石山县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力落实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州委“4155”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创新扶贫思路、转变扶贫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2.0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8%。今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1.55万人,2016年减少1.55万人,2017年减少1.75万人,实现整体脱贫目标。一、立足贫困实际,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积石山县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实施方案》、《积石山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档案资料目录方案》,建立了乡镇有扶贫工作站、村有驻村工作队、户有责任人的“三有”精准识别工作机构。按照州上提出的“131”贫困村识别法和“9771”贫困户识别法,通过“户申请、社评议、村审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严格落实贫困村识别“一公示一公告”、贫困户识别“两公示一公告”的公示审核制度,完成了72个贫困村和8.63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根据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有关要求,组织帮扶工作人员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详细了解基本情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按照“一村一规划一平台”、“一户一计划一清单一台账”的要求,因村因户施策,制定了帮扶增收计划,填写完成了《贫困村登记表》、《贫困农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和信息录入上 报及建档等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和“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思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列出帮扶工作清单,实行清单式精准扶贫,实现了精准扶贫项目到村、资金到户、责任到人,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突出资源整合,统筹推进精准扶贫。根据集中优势资源和财力办大事的要求,积石山县把资源资金整合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部门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和集中,扶贫项目实现了集成化,使扶贫方式更加精准,扶贫成效更加显著。一是着力推进羊产业试点县工作。抢抓积石山县被列为全国羊产业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精心编制完成了《积石山县羊产业扶贫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扎实推进羊产业发展试点县工作。结合全县畜牧业发展实际,用足用活国家每年2000万元的羊产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规模养殖场、联户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建设,扶持引导千家万户发展养殖,进一步壮大畜牧产业规模,提高养殖业在人均收入中的比重。2013年国扶办下达羊产业扶贫资金2000万元,为20个贫困村每村注入互助社资金50万元,扶持群众发展养殖等产业,在刘集乡肖家村等6个贫困村扶持建成联户养殖小区6处,联户养殖新模式得到了贫困群众的欢迎,正在全县积极推广。2014、2015年度主要扶持20个羊产业试点村、贫困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及扶贫龙头企业,在20个试点村扶持发展贫困户联户养殖小区,扶持贫困户400户,对72个贫困村的2386户特困户进行定向综合扶持,扶持发展清真羊肉餐饮店50家,新建清真羊肉屠宰销售点20处。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入畜牧业发展,到年底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12.3%提高到29%。二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瞄准最贫困最偏远的农村,加大投入,集中攻坚,全力实施农 村路、水、房等民生工程。近两年,硬化农村道路613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今年全面建成投资3.8亿元的积石山引水工程,彻底解决全县各族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建成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城城区供水水源改扩建工程,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4820户;投资1.34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10户;投资1.68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7个,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坚持产业富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全面落实州上富民增收政策措施,积极培育特色种植、特色林果等富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近两年,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5万亩以上,膜侧油菜3万亩以上,旱作农业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农业总产值达6.6亿元,增加值达3.5亿元。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全县花椒核桃栽植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和11.7万亩,总产值分别达到1.9亿元和3600万元,主产区人均增收2500元和550元。通过“雨露计划”扎实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共培训劳务人员1.8万人(次),有组织输转13.7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73亿元。着眼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和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按照“政府+社员+企业+其他”的注资模式,在全县16个乡镇的134个村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搭建农村融资平台。累计筹措资金1.07亿元,发放借款1.34亿元,10753户困难群众直接受益,为发展富民产业、脱贫致富提供了资金支撑,逐步形成了创新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四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理念、加大投入,全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着力提升全民素质。县财政每年拿出2300多万元,对全县所有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认真落实教师培训、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贴、班主任津贴等激励措施,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农村幼儿园,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75%,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33%,文盲率下降到2%。建成乡镇幼儿园15所,小学营养灶食堂50所;投资1.01亿元的移民中学和投资1.4亿元的县民族中学完成主体工程,全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乡镇卫生院 5所,建成村卫生室30个,投资3747万元的县中医院正在建设。加快文化体育发展,新建村标准文化室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1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五是着力开展社会帮扶。按照“三个深度融合”的要求,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合力攻坚。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双百双联”、“千名干部助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等活动,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突出帮扶重点,强化帮扶措施,助推扶贫开发。省州县乡四级148个单位的6106名干部与145个村的14140户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帮扶。两年来,各级帮扶单位共协调落实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305项,落实帮扶资金1.03亿元,帮扶物资折价1282.6万元,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05亿元。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县上抽调581名干部组建了145个扶贫、双联、党建“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各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任本村党支部副书记,充实村级组织力量。加强与国侨办的联系协调,在项目、资金、人才培训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地帮助支持。紧抓临夏州与厦门市达成东西扶贫协作示范区协议的机遇,组织人员多次赴厦门市海沧区对接联系,在基础建设、产品销售、劳务输转、干部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正在积极落实。以全国“扶贫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以“助贫、助学、助老、助残、助立”为主题的扶贫济困“五助”活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帮助扶贫开发,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格局。三、注重扶贫成效,切实加强精准管理。根据精准管理的要求,以提高精准扶贫成效为目标,依托甘肃省扶贫信息系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扶贫对象动态化信息管理体系,着力加强信息、资金、责任等方面的精准管理,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的成效。一是加强信息管理。以村为单位,在72个贫困村建立了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县扶贫部门、乡镇扶贫工作站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进一步加强合作,上下联动,紧 密配合,对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动态调整。随时了解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帮扶效果等情况,并及时录入扶贫信息系统,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从而提高了精准扶贫的成效。二是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折不扣地落实省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和州上《加强州级扶贫资金监管的意见》,围绕精准管理,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深入开展“规范预算管理、规范项目程序、坚持会计制度、坚持源头预防”活动,促进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加大监督监察,及时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确保扶贫资金规范管理、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效益。三是加强责任管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谋划协调、统筹推进和督促落实,县扶贫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负责抓好项目规划、工作台账、进度计划、监督监管等工作,协调指导各乡镇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各乡镇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力抓好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督促贫困村、贫困户及帮扶工作队落实好各项扶贫措施。中共积石山县委办公室2015年4月9日篇四:精准扶贫发言材料在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上的发言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按照国家和省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村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全区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61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1.66万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平川区“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 ,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按照每村1名包片领导,2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全区抽调36名干部在贫困村组建12个帮扶工作队,每月至少进村1次,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中心村建设起来,把偏远村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质保金。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财政联合发文,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通过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 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级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通过“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村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篇五:县中医院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盐源县中医院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15年6月5日-11日,根据县委关于开展第五轮民情大调查暨精准扶贫大调研活动要求,由副院长赵明、沙学华带领我院党员干部职工一行14人,深入群众,就帮扶对象情况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走访了盖租乡的格洼村。本次调研主要通过与困难群众进行座谈的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当地情况。一、帮扶村基本情况格洼村:位于盐源县西北部,距县城130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乡道均为临崖土路。辖15个村组,186户,总人口为1380人,党员21人。男性劳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在村住户中妇女,老人、儿童相对居多。全村主要以种植核桃、青花椒及饲养山羊、牦牛为主要经济来源,可耕种用地面积较少,大部分为山地,年均收入水平较低。二、存在的问题(1)该村人口多,看病就医难,需要新建村卫生室。村到乡上距离较远,限制了格洼村村民到外就医的不便,本村也没有卫生室,人员结构中老人、小孩占绝大部分,更加加剧了就医困难。该村现有专科学历医学专业医生3名,路已修通,水、电问题已解决,可无偿提供修建卫生室的土地。(2)村支部活动室已陈旧,需要修善且需添置办公备。-1-三、帮扶情况1.前期以“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为载体,联系帮扶盖租村及格洼村,分别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户,受益群众达90余人,落实帮扶资金10000元。民情恳 谈30人次,办实事办好事2件,为盖租村、格瓦村解决生活困难,购买3000米水管,解决格瓦村饮水问题,积极帮助该村,联系落实改建该村檐沟。为盖租村提供肥料100袋,水泥10吨,累计折合资金金额达10万余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到盖租村及格洼村开展义诊活动,诊疗病人200人次,免费发放药品折价1000余元,发放防艾、中医知识等宣传手册200余份。2.此次为期一周的入户精准调查,共为66户困难户每户发放医院职工捐助款200元,共计16100元;为村支部活动室捐款3000元,用于购买桌椅等。在村长、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走访了该村10户困难户,共填写了10份贫困户调查表,走访10户普通人家,共填写了10份民情调查问卷,在走访的过程中,一并对新农合报账等医疗惠民政策等做了宣传。四、工作思路及建议1.在今后的帮扶过程中,我们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开展帮扶,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社会稳定这一宏伟目标添油助力。-2-2.积极开展送医送药活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引导群众开展乡村风貌整治,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要求,助力村级组织建设,为推动全村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3.医院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好帮扶措施,抓好每一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倾听群众呼声,摸透村情民意。并通过定期走街访户、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获得一手资料,针对问题,制定措施,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成效。4.建议水利部门在建设惠民项目及工程过程中,项目资金要向生活用水困难的村组倾斜,要切实的减轻农民负担,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建立完善科学的农村饮用水与生活用水系统网络。5.针对缺医少药、村支部活动室陈旧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向县卫生局及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在可否建立村卫生室、改善支部活动室等问题上加大辅助力度,全力支持村医 生到中医医院免费培训及进修学习。6.鼓励村民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我院将努力为无力购置树苗的帮扶对象提供部分树苗,引导他们合理种植经济作物。-3-盐源县中医医院2015年6月15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