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

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

ID:1032817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_第1页
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_第2页
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以太网通信之蓄电池在线检测体系的研究.freelS通过蓄电池数据来分析电池与车辆的运行状况。该系统通过采集蓄电池剩佘容量的数据对接近极限状态的蓄电池进行报警,同时对蓄电池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分析与维护。该系统拥有16路单节蓄电池电压采集通道,4路测量单节蓄电池温度及工作环境温度、蓄电池组电压与电流的数据通道。该管理系统不同于简单的监测蓄电池系统,该系统具有管理和控制蓄电池的功能。因为恒压充电无法满足不同蓄电池所需不同的充电电流,此系统改变蓄电池“恒压充电”的方法来管理蓄电池。VMS系统中包含了BMS系统中对单节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内部温度、蓄电池放电电流以及放

2、电过程中蓄电池组总电压的监测,并且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因此更有利于维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在韩国,有人对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状态的检测展开了研宄,独立光伏系统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储存能量的设备,预防蓄电池的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对延长整个系统的服务寿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对蓄电池组检测的内容包括:单电池电压、电池组总电压、蓄电池组流过电流和电解液比重等。该系统不仅检测以上这些内容,而且运用“电流中断”技术,来连续测量充电时蓄电池内阻,从而得到蓄电池的老化趋势。…………第2章蓄电池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技术参数2.1蓄电池基本工作原理蓄电池是利用能与电能相互转

3、换原理制成的,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反应。蓄电池储存能量的过程是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而在给负载提供电能的时候,就是将储存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铅蓄电池一般由作为正极的二氧化铅(Pb02),作为负极的海绵状纯铅(Pb),以及H2SO4水溶液作为电解液组成的,蓄电池中正、负极极板都是浸在蓄电池电解液里。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上的Pb02与负极上的Pb和电解液反应生产PbS04,释放所储存的电能,H2SO4的水溶液的浓度下降。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解液中的PbS04氧化还原成Pb02和Pb,H2SO4水溶液的浓度升高。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氧化

4、还原反应所产生的离子和电子是形成电流的主要物质。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很难避免电解液中的水被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从蓄电池中慢慢挥发出来,因此早期蓄电池需要定期进行电解液的浓度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如今,蓄电池在两极之间添置多孔隔板,使得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可以顺利地移动到负极处,并被负极吸收,减少电解液中的水的流失,这种负极吸收技术避免了给蓄电池进行补水的工作,从而推进了密封蓄电池的发展。……….2.2蓄电池主要技术参数蓄电池容量包括标称容量、额定容量、理论容量、剩余容量和实际容量等。因为蓄电池的使用环境状况存在着很多差异,对蓄电池的容量的影响也会不同,所以一般检测的

5、都是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安时(A.h)或瓦时(S320F2812的特点.........143.4实时数据釆集模块设计.........153.5远程通信模块设计.........173.6以太网通信协议的选择.........183.7本章小结.........20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214.1系统硬件设计方案.........214.2实时数据采集模块设计.........224.3远程通信模块设计.........284.4本章小结.........30第5章系统软件设计.........315.1系统软件方案设计.........315.2测温模块软

6、件设计.........325.2.1DS18B20操作指令.........325.2.2DS18B20的程序设计.........335.3以太网接口程序设计.........345.4TCP/IP通讯程序设计.........415.5本章小结.........47第6章系统测试6.1光电隔离输出信号测试通过表6.1、表6.2中给出的各组数据可以得出系统测得单节蓄电池电压与单节蓄电池实际电压还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在A/D转换电路中对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电阻分压,电阻真实阻值与标称值存在着误差,所以系统测得电压与数字万用表测得的实际电压存在

7、着误差。主动切断方确认一个FIN段应答后,收到对方发送一个ACK段,并进入FIN_E_E_S320F2812型DSP芯片作为本设计的控制核心,以太网控制芯片则选取了RLT8019AS,以其为基础设计以太网电路,作为DSP与以太网相互通信的桥梁。(3)在对TCP/IP协议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后,对常用的TCP/IP协议做一定的调整,编写一套简易的协议栈,作为DSP与以太网互相通信的软件基础。(4)运用简易的TCP/IP协议栈构建平台,使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检测。(5)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采集系统测试数据与期望值比较,分析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