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ID:1032770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_第1页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_第2页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_第3页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_第4页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摘 要:美育作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传统美育作为道德培养的载体而存在,工业文明时期美育担负起解决资本主义文明造成的人格分裂的问题的重任,现代信息社会中,美育则集中体现为现代人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的全面关照,力求达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类自我的和谐关系。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美育作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早在公元前五、四世纪,我们的先哲就提出了“六艺之教”的教育思想。孔子也提出了“诗教”、“乐教”的问题。西方从古希腊社会起就提倡进行所谓的“缪斯教育”

2、,即通过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来陶冶人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美育更多的是作为培养道德品格的载体而存在的,它要求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来规范个性情感,通过审美、艺术等活动来达到对人格的陶冶,是使人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真正的人的根本途径。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欧洲工业文明使理性主义开始走向并最终占据了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主流地位。一方面,理性主义统治了哲学、教育等领域,主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理性主义也导致人们疏离自然、忽视感性能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人类精神的相对空虚和僵化以及人类自身为物所役的异化状态。面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18世纪法

3、国的思想家卢梭提倡进行自然教育,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具理性对人的本质的异化。1793年,德国著名诗人席勒从人性和美的同一性出发提出“美育”的概念和理论。他针对理性统治一切的现状严肃地提出:人格的完整不仅需要理性的一般法则,而且需要感性的特殊法则,这样才能保持或恢复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保证人格的完整。在他看来,理想的人格应该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进行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总之,理想的人格就是要达到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肉体的完美和谐。为此,他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1]。这

4、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而它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情感教育”。席勒的这种主张虽有乌托邦之嫌,但不能否认这是他针对现代化进程所发生的文化危机而提出的一种人的生存理想和教育策略。自此之后,美育开始担负起解决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类造成的人性的肢解和人格的分裂问题的重任。在我国,美育则被赋予了改良社会的重任。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首次在国内提出“美育”的概念,将美育列为“完全之教育”之一部,把它视为“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的手段,同时“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在北大开设美

5、学课程并亲自讲授。他以对审美(情感、感性、美育)的肯定与强调来面对现代世界的理性化现实,同时从与康德等人相近的思想观点出发,提醒人们“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审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现代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之一。宗白华继承了传统的儒家美育思想,他一方面肯定:“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实在就是美感教育”,另一方面有感于中国近代社会以来“乐教的丧失”,“一种人类的狭隘、自私、暴戾、浅薄、空虚、苦闷,充满了社会”,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近代欧洲,恢复传统的乐教和诗教来抵制人类社会种种的弊端。总体来说,中国美育的现代转型从此开

6、始,但是在我国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美育才又一次被正式地、明确地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为标志,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全球经济呈现为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化的趋势。科技与信息在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同时,也以其强大的工具理性的威力凌越了表现理性,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体系的变化。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也对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纪之交,我国已经站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上,处于全球化的语境

7、下,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和弊端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也都有所体现。人们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的高科技产品,却面临着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步恶化;可以自由选择文化消费方式,却无法避免形象思维的模式化和想象力的贫乏;可以飞来飞去拥有国际朋友,却难以保证对亲朋好友的情感付出;……如此种种。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从而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质量,关注生命本体的自由发展。担当这一任务的自然还是非美育莫数。在这种形势下,美育的实施要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富有趣味个性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人的“理想人格”。用这样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