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ID:10327645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_第1页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_第2页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_第3页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_第4页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论文摘要: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其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生态伦理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包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循环经济思想提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1.循环经济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资源危机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只追求经济效益的

2、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人、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这种理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学为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

3、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4、,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够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人们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可见,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表明了人们希望树立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从这一点来说,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该是生态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人了

5、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人。  2.循环经济思想提出的现实背景。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也有其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这就是现存工业生产方式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和困境。这种危害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业生产方式带来的物质资源日益匮乏,包括土地、矿产资源和能源等。其次,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各种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等。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指出,所谓现存工业危机中的“资源匮乏”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匮乏”,准确地讲是“天然化学资源(化学原材料与化学能源)的匮乏”;与此同时,所谓工业危机中的“环境污染”也不是一般性的“环境污

6、染”,而主要是“化学污染”,其包括化学性质的废气、废水、废物所造成的污染等。这些工业生产方式导致的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使地球生态恶化,直接威胁着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假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沿着现行的线性经济模式运行,那么在未来的20年里资源环境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从而形成更加具有刚性的瓶颈约束。因此,解决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尖锐矛盾,进而化解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关系,帮助人们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已是我国在新世纪面对的重大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接受循

7、环经济理论,从其现实性上考虑,也主要是为解决在我国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物质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问题。江泽民同志就曾在一系列讲话里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