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ID:1032753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3页
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第1内容显示中CY7C68013的GPIF引擎具有自动传输数据结构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外围设备和主机通过CY7C68013可以无缝的、高速的传输数据。为了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CY7C68013CPU不会直接参与数据的传输,而是直接利用GPIF的自动传输数据模式。图1和图2说明了主机IN和OUT数据传输过程。2.1.1端点缓冲区FX2包含3个64字节端点缓冲区和4K可配置成不同方式的缓冲,其中3个64字节的缓冲区为EP0、EP1IN和EP1OUT。EP0作为控制端点用,它是一个双向端点,既可为IN也可为OUT。当需要控制传输数据时,FX2

3、固件读写EP0缓冲区,但是8个SETUP字节数据不会出现在这64字节EP0端点缓冲区中。EP1IN和EP1OUT使用独立的64字节缓冲区,FX2固件可配置这些端点为BULK、INTERRUPT或ISOCHRONOUS传输方式,这两个端点和EP0一样只能被固件访问。这一点与大端点缓冲区EP2、EP4、EP6和EP8不同,这四个端点缓冲区主要用来和片上或片外进行高带宽数据传输而无需固件的参与。EP2、EP4、EP6和EP8是高带宽、大缓冲区。它们可被配置成不同的方式来适应带宽的需求。2.1.2接口信号在利用GPIF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时,GPIFs的编辑是非常重要的,它控制着整个

4、数据传输过程的读写时序。此时CPU的作用已经非常小了,它只起着下载代码到内部RAM以及在固件中如何触发GPIFs的作用。FX2专门为GPIF提供了外围接口信号,如8位或16位的数据线、控制信号、Ready信号以及地址线。IFCLK(双向时钟信号):IFCLK是一个参考时钟,可以配置成输入或输出。当配置为输出时,IFCLK被FX2驱动为30MHz或48MHz;当配置为输入时,时钟范围为5-48MHz。GPIFADR[8:0](输出):GPIF使用GPIFADR信号为外部设备提供地址线,在总线上地址值是自增的。FD[15:0](双向):这是USB主机通过FX2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

5、数据线,它可配置成8位或16位。当16位时,FD[7:0]代表端点FIFO中的第一个字节,FD[15:8]代表第二个字节。CTL[5:0](输出):FX2为外部设备提供了几个控制信号,如读写选通、使能等。RDY[5:0](输入):FX2提供了几个状态检测信号,它可以检测外部设备的状态,如FIFO的空、满、半满等。GSTATE[2:0](输出):这是调试信号,表示GPIF波形执行的状态,通常连接到逻辑分析仪上。2.2AD9238AD9238是一个双通道的12位A/D转换器,采用单3V供电,速度可以是20MSPS、40MSPS和65MSPS;低功耗,工作在20MSPS时,功耗为180

6、mSPS时,功耗为330mSPS时,功耗为600mHz3dB带宽的差分输入;片上参考源及SHA;灵活的模拟输入范围:1Vp-p~2Vp-p;适用于:超声波设备,射频通讯,电池电源仪器,低价示波器等。本系统采用20MSPS的AD9238,可充分发挥USB在高速传输模式下的数据传输优势。2.3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整个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由以下几部份组成:USB控制器、FIFO、CPLD、AD9238以及数据采集前端电路。图3数据采集系统框图CPLD主要是控制时序,时钟分频等。FIFO主要是起着高速数据缓冲作用,当FIFO半满时,数据开始向USB主机发送。我们采用的是同步FIF

7、O,时钟信号接IFCLK,当FIFO的/RD信号和/OE信号有效时,每个IFCLK上升沿就输出一个数据;当FIFO的/Hz时钟信号是通过CPLD分频所得。当程序使能AD9238的/OEB_A和/OEB_B信号时,AD9238双通道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并向FIFO写数据。系统前端的调理电路采用的是AD公司的AD8138,该放大器具有较宽的模拟带宽(320MHz,-3dB,增益1),而且可以实现将单端输入变成差分输出的功能。此项功能在现代高速模数变换电路中非常有用,因为几乎所有的高速A/D芯片都要求模拟信号为差分输入,虽然部分芯片的手册中提到对于单端输入信号也可使用,但这样一来会使A/D

8、转换结果的二次谐波增大,降低信噪比(SNR)。AD8138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可以很容易的将单端信号转换成差分输出而不必使用变压器,并且它的输入阻抗高达6MΩ,可以直接与输入信号相连而省略隔离放大器,大大精简了电路结构。图4为AD8138的典型应用电路。图4AD8138典型应用电路3软件设计3.1HzCPUCS=((CPUCS~bmCLKSPD)

9、bmCLKSPD1);SYNCDELAY;EP2CFG=0XE8;//EP2IN,bulk,size1024,4xbuffer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