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

ID:10322551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_第1页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_第2页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_第3页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_第4页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论文摘要】犯罪构成理论要求重视犯罪概念的意义。实质的犯罪概念与形式的犯罪概念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实质的犯罪概念以对犯罪的实质合理性的定义为追求目标,因此,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而形式的犯罪概念以对犯罪的形式合理性的定义为追求目标,因此它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概念。【论文关键词】犯罪概念;事实判断;价值判断犯罪概念是要解决“什么是犯罪”的问题,也就是犯罪的一般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犯罪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放火罪等等的具体概念。¨与之相对,犯罪构成理论(犯罪论)“研究的是一行为可罚性的一般之法律要件。……犯罪论探讨的不是个别犯罪类型的

2、特征,而是所有犯罪行为都具有的犯罪概念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学者认为“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以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概念为基础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危害性的犯罪是由哪些必不可少的要件构成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通过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认定,使犯罪概念中所揭示的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具体化。因此,犯罪构成理论,不仅要重视犯罪构成要件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还必须研究法律所规定的构成要件是如何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一、犯罪的实质概念与形式概念在刑法学中存在着三种犯罪的概念,即实质的犯罪概念、形式的犯罪概念以及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犯罪概念。所谓实质的犯罪概

3、念,就是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所在,或者说,是想说明犯罪行为之所以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根据和理由。如在日本刑法学中,犯罪的实质概念存在两种定义方式:一种是从法益侵害的意义上来理解犯罪,认为犯罪的本质就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另一种是从规范违反的意义上来理解犯罪,认为犯罪的本质就是违反规范的行为。locALhOSt所谓形式的犯罪概念,是指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何以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总的来说,就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如在日本刑法学中,形式的犯罪概念就是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行为。而所谓形

4、式与实质相结合的犯罪概念,是指犯罪的实质概念和形式概念合而为一,既指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又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的概念。如中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主义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刑法学中,从同时态的角度来说,实质的犯罪概念与形式的犯罪概念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历时态的角度来说,经历了一个由实质的犯

5、罪概念到形式的犯罪概念的发展过程,这个转变过程是以罪刑法定原则的提出为契机。对犯罪的实质的定义以刑法典为载体转化为对犯罪的形式的定义。这个过程正如我国刑法学者李海东所认为的那样,“对犯罪进行实质的定义,在历史发展上要远远早于对犯罪的形式定义,后者基本上是罪刑法定时代才出现的产物。几乎在刑法产生的同时,就有了对犯罪进行超规范的‘本质’解释现象,因为任何刑罚权的行使,哪怕是在奴隶社会或者中世纪的专制国家里,都需要其合理性的根据。我们打开十九世纪前的刑法或法律书籍,几乎在每一本书里,都可以找到对犯罪今昔概念的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等等所谓‘实质性’的评价。这类对犯罪的‘实

6、质评价’所导致的是,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刑法理论成为完全形式化的思辨刑法理论。它是早期社会科学分工尚不发达、规范科学尚未形成时代的产物。在人类法律文化的发展史上,对于这类纯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刑法理论方式的批判和否定,至少在一百多年前,随着近代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分工与发展,尤其是实证主义刑法理论的贡献与刑事社会学派卓越的理论建树,已经从根本上完成了。”那么,实质的犯罪概念与形式的犯罪概念是如何发挥其作为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的呢?这个问题在刑法学中并不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几乎没有相关的论述,但是笔者认为透过这个问题却恰恰可以反映出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一些倾向。二、实质的犯罪概念

7、与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德国刑法学者罗克辛认为,实体的犯罪概念(materiellenverbrechensbegrif),即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在内容方面的内在规定性。“实体的犯罪概念是位于刑法典之前的,是为立法者提供刑事政策方面的标准的,是为解决立法者可以惩罚什么和应当让什么不受刑事惩罚(straflos)的问题。”实质的犯罪概念是前刑法的存在,它是从前法律的立场揭示行为可罚性的最根本原因,是作为刑事违法性前提的存在或者说是刑事违法性的本原。由于实质的犯罪概念并不具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就可能存在多种关于犯罪的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