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考试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川中恒学校-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150分,分Ⅰ卷、Ⅱ卷,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3、1-35题,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4、36、37题,将答案直接书写到答题纸上,并将姓名、原班级、考号写在规定位置。第Ⅰ卷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共35个小题,每个2分,共70分)1.下列四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均不相同的一项是()A.尽管/尽善尽美卷土重来/卷帙浩繁B.悄然/悄悄话量入为出/量体裁衣C.鲜活/屡见不鲜乍暖还寒/一报还一报D.冠心病/冠冕堂皇弓弦/丝竹管弦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
2、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联袂(mèi)角斗(jué)余勇可贾(ɡǔ)戛然而止(ɡá)B.木讷(nè)稼穑(qiánɡ)并行不悖(bèi)喟然长叹(kuì)C.关卡(kǎ)扁舟(piān)柔情缱绻(quǎn)刚愎自用(bì)D.掉色(shǎi)犷悍(ɡuǎnɡ)鳞次栉比(zhì)含英咀华(jǔ)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徇私殉情造诣流光溢彩雄关险隘B.喧哗寒暄渲染权势煊赫眩于名利C.镇静缜密嗔怒谨小慎微精卫填海D.蝉蜕禅让婵娟千载难逢载歌载舞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罹难/淋漓尽致蛊惑/余勇可贾
3、炽热/栉风沐雨·B.酩酊/鼎力相助恪守/溘然长逝飙升/彪炳史册C.瓶颈/泾渭分明木讷/按捺不住犄角/掎角之势D.斡旋/运筹帷幄狡黠/亦庄亦谐濒危/彬彬有礼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恶è恶浊恶煞深恶痛绝恶贯满盈B.畜chù牲畜耕畜从事畜牧畜养牲口C.弄nònɡ弄潮弄堂弄巧成拙弄虚作假D.勒lè勒令勒逼悬崖勒马敲诈勒索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矍铄诡谲角逐咬文嚼字B.犄角跻身畸形有案可稽C.莅临旖旎瓦砾风声鹤唳D.桎梏对峙炽热栉风沐雨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们一家
4、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缺衣少食的生活,虽然坚苦,却也甜蜜,令人歆羡。B.这尊青铜雕像虽然经受了严重的腐食,变得锈迹斑驳、残缺不全,但它标志着人类曾经创造了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C.张学良将军的坟墓在这里是唯一中西结合的建筑,依照将军生前的信仰,坟墓的后面还树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D.很多时候,我们被对方敷衍或拒绝了一次,就觉得很受打击,于是就放弃了与人的沟通。8、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千均一发手不择卷老于世故不修边辐B.纠纠武夫冠冕堂皇披沙拣金奋笔疾书C.落落大方虎据龙盘空穴来风陈词滥调D.惮精竭虑因循守旧棉里藏针石沉大海9.下列成语中,没有错
5、别字的一组是()A.措手不及旁证博引处心积虑勉为其难B.利欲熏心养尊处优并行不悖不记其数C.漫天索价将功赎罪变本加利所向披靡D.娇生惯养熙来攘往通宵达旦敬谢不敏10.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马厩(jiù)窈窕(tiǎo)孜(zī)孜不倦踉(liànɡ)踉跄跄B.岌(jī)岌老妪(yù)并行不悖(bèi)封妻荫(yìn)子C.炽(zhì)热当(dànɡ)真四处游说(shuì)汹涌澎湃(pài)D.召(zhào)唤静谧(mì)寅(yínɡ)吃卯粮烩(kuài)炙人口1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无所事从草菅人命朝暾夕月
6、晨光暮蔼B.改弦更张根深蒂固天赐福芷戮力同心C.辘辘饥肠阴谋鬼计形容枯槁功利境界D.奇怪叠出蹉跎岁月冷酷犀利光风霁月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厄运发祥地大事渲染放之四海而皆准B.蝉联发牢骚以老卖老有过之而无不及C.名分副食品行迹可疑男儿有泪不轻谈D.欠收肇事者因噎废食解铃还须系铃人1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屋里面有一面镜子,所有的人只能看到自己。在镜子旁边有一个告示:只有一个人能够限制你的发展:那个人就是你自己。B.石碑上面的“包拯”两字,被宋代的百姓抚摸出了深深的指痕,据载:“开封府尹题名……独包孝
7、肃公(包拯卒后,朝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姓名常为人所指,指痕甚深。”C.我出来一看就愣住了,这里居然一下子冒出十多个人来,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他们对我齐声喊道:“大叔!早上好。”D.收获是幸福的,但收获前的劳动是艰辛甚至是痛苦的。这三十年里,我数不清自己到底采访过多少人?一千?一万?我想肯定是有的!1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倘若此刻我是在北京街头,或者是在中国其他的一个小城镇,一辆这样的车又怎么会引起我的注意呢。B.墙上的她高贵,优雅,神秘。她在墙上的凝固让这个房间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感,或者也可以说更加戏剧化了。C
8、.在这个拓荒的时代,我们拥有了一批在旧中国受到教育并在专业上建立了根基,与人民同甘苦,与国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