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

ID:10310630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_第1页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_第2页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_第3页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_第4页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作者:刘水东顾国华姜永平陈惠祥  摘要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分别介绍茄子、丝瓜、莴苣的大棚配套栽培技术,以为大棚茄子—丝瓜—莴苣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茄子;丝瓜;莴苣;大棚;栽培技术    经多年发展,设施蔬菜已成为南通市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其增产增效潜力大,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通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1],其中大棚茄子—丝瓜—莴苣一年三熟种植模式

2、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效益,茄子产量60t/hm2,产值10.5万元/hm2;丝瓜产量22.5t/hm2,产值4.5万元/hm2;莴苣产量52.5~60.0t/hm2,产值6.3万~7.5万元/hm2。全年合计产值达22.5万元/hm2左右,扣除生产成本,可获得纯收入在16.5万~18.0万元/hm2。  1茬口安排  茄子于11月下旬保护地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移栽到大棚内,6m宽大棚整成4畦,畦面宽120cm,畦沟宽24cm,每畦种2行,小行距50cm,株距40cm,4月中旬开始采收,6月下旬采收结束;丝瓜于3月上旬采用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到大棚棚架内侧20cm处,每棚栽2行,

3、6月下旬揭膜后引蔓上大棚钢架,6月初开始采收,8月底9月初采收完;莴苣于9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重新整畦后移栽定植,行距40cm,株距30cm,翌年1月初采收上市。.  2茄子栽培  2.1品种选择  选用长野墨玉、海门青皮长茄等优质、高产、抗性强、早熟品种。  2.2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在55℃的水中浸10~15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浸种8~10h,使种子吸足水分。置于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常温浸泡15~20min消毒,捞出洗净后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置于28~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25~30℃的温水淘洗种子1次,4~6d后60%种子

4、露白时,即可播种。  2.3播种  11月下旬采用大棚套小棚播种育苗。播种前10d整理好苗床,土面整细整平,用50%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用药量8~10g/m2。苗床宽1.2m左右,长度任意。大田播种量为450~600g/hm2,苗床播种量为8~12g/m2。  播种前在苗床上先浇足底水,要求10cm土层保持湿润,使床土含有充足的水分,以满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要。播种时采用均匀撒种,覆盖1cm左右过筛的细土,还要盖上报纸、油纸、无纺布等材料进行增温、保湿,以促进种子发芽。  2.4苗期管理  间苗当有50%幼苗出土时,及时揭去苗床表面的覆盖物,适当降低温度,通风透气,增加光照。在

5、分苗前间苗1~2次,苗距3cm左右,及时拔除病苗、弱苗、小苗、杂苗。间苗后覆土1次。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直接假植于营养钵内,或按8~10cm行株距假植于分苗床内。分苗宜在晴天10:00—15:00进行,以利土壤增温,发根缓苗快[2]。分苗后要保温防冻促缓苗,在保证幼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揭除小拱棚的覆盖物。分苗后10d左右,待秧苗幼叶开始生长时,表明秧苗已活棵。此时就要注意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5~30℃,夜间15~20℃,炼苗。适龄壮苗要求定植时具有7~8片真叶,叶色深绿,茎粗0.6cm以上,茎杆粗壮,株高15~18cm,第1花穗已现蕾,根系发达,无病虫症状。为

6、使秧苗适应定植后的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必须采用通风降温和减少土壤湿度措施来锻炼秧苗。白天床温可降低到15~20℃,夜间8~10℃。  2.5定植  及早扣棚,在定植前15d整地施肥,深翻土壤20cm以上,并施入腐熟厩肥52.5t/hm2、复合肥750kg/hm2,将土壤整细耙匀后作成深沟高畦,畦宽120cm,在畦上覆盖地膜,沟深25cm、宽24cm,每个6m宽大棚做4个高畦。当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方可定植。一般在2月中下旬定植。每畦栽2行,行距60cm,株距40~50cm,栽植密度为2.7万~3.3万株/hm2。定植后,立即浇搭根水,注意用土封严定植孔;同时搭好小拱棚

7、,上覆无纺布和薄膜。  2.6田间管理  2.6.1温度管理。春季茄子设施栽培一般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多重覆盖”方式进行,定植后到缓苗前,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但最高不得超过32℃。缓苗后注意通风,棚温维持在22~28℃;开花结果期白天棚温不宜超过30℃,晚上不能低于15℃;生长中后期外界气温高时,可昼夜通风,将棚膜四周卷高1m以上,大棚变为天棚状,既可降温又可防雨。  2.6.2肥水管理。门茄开花前应适当控水蹲苗,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门茄坐果后,应浇水追肥,追施尿素150~225kg/h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