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

ID:10307760

大小:338.5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7-06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_第1页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_第2页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_第3页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_第4页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打印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目录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8第二章 课程结构第一节课程结构的调整11第二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7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19第四节“绿色证书”教育28第三章新课程标准第一节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9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32第三节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39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41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44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50第四节学习方式53第五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56第六节 现

2、代教学技术58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59第二节学生评价65附: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717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目录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8第二章 课程结构第一节课程结构的调整11第二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7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19第四节“绿色证书”教育28第三章新课程标准第一节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9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32第三节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39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节

3、教学改革的意义41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44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50第四节学习方式53第五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56第六节 现代教学技术58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59第二节学生评价65附: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717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目录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8第二章 课程结构第一节课程结构的调整11第二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7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19第四节“绿色证书”教育28第三章新课程

4、标准第一节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9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32第三节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39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41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44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50第四节学习方式53第五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56第六节 现代教学技术58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59第二节学生评价65附: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717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目录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8

5、第二章 课程结构第一节课程结构的调整11第二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7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19第四节“绿色证书”教育28第三章新课程标准第一节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9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32第三节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39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41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44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50第四节学习方式53第五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56第六节 现代教学技术58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59第二节学生评价65附: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7171走进新课程——

6、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目录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8第二章 课程结构第一节课程结构的调整11第二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7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19第四节“绿色证书”教育28第三章新课程标准第一节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9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32第三节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39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41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44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50第四节学习方式53第五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56第六节 现代教学技术58

7、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59第二节学生评价65附: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7171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

8、深远的影响。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