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晚秋黄梨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晚秋黄梨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的论文 摘要介绍了晚秋黄梨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高密度栽植、土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晚秋黄梨的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晚秋黄梨;密植;栽培技术 2005年,鲁山县林业局从河南省漯河市引进了大果型晚熟优质梨——晚秋黄梨,经过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晚秋黄梨密植早果丰产技术,实现栽植第2年挂果,2009年株均产20kg,平均产量近60t/hm2。现将晚秋黄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高密度栽植 采取1.5m×2.5m株行距栽植,栽2670株/hm2。定植穴
2、深80cm,宽1m,穴底铺秸秆至20cm深,然后分层施入有机肥,覆土镇实,即可栽植。栽植时踩实,浇足水,覆盖1张地膜。 2土肥管理 土壤以秋季深翻最为适宜,一般深度为60~100cm。深翻同时结合深施有机肥,逐年扩大深翻范围,但必须注意保护根系,尤其粗1cm以上的主、侧根。在1月至开花前进行追肥,施速效性氮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氮量的20%,初结果树和旺树此时不宜施氮肥;6月至7月初以氮、钾肥为主。如树体衰弱,负果量多,应以氮肥为主。采收前1个月停止施用氮肥;4~5月梨树由储藏养分转变到当年同化养分的转变时期及采收后、大年
3、,采用根外追肥,对及时恢复树体营养水平效果非常明显;一般在采果后、落叶前(10月)结合土壤深翻,施用堆肥、腐殖酸类肥料、家畜肥等基肥[1]。 3整形修剪 一般采用改良疏散分层形,树体主干高约40cm、树冠高约2.5m。.cOm第1层主枝基角为45°,副主枝与主枝水平夹角也为45°。结果枝组平均分布在主枝与副主枝两侧,树冠上部及外围配置小型结果枝组,下部可配置较大型结果枝组,以造成上大下小、上稀下密的宝塔形树冠[2,3]。定干高度一般为40~50cm,也有80cm的。定干时,剪口留7~8个饱满芽,如不够定干高度,可离地面6~
4、10cm处短截,以便第2年重新定干。定干后第1年冬,选顶端直立枝条作中心干,逐年加以培养,如枝条生长弱,可适当重剪。当树冠达3.5m、具有5~7个固定主枝时,可封顶落头。为促进第1层主枝生长,中心干延伸时可采取换头弯曲上升,去强扶弱作中心干延长枝;定植苗1年后,如基层选留主枝枝条不足3个,可对中心干再行重剪,促使发枝,第2年冬选留方向和角度适合的枝条作第1层主枝培养。修剪时,为保持三主枝生长平衡,弱枝轻剪长放,养壮后再缩剪,促发强枝。注意主枝开张角度,若角度过小,二至三年生梨树可采用拉、撑、拿、吊,四年生以上的树可采用“里芽外
5、蹬”、换头等方法。结果枝组配置遵循上疏下密、外疏内密、下大上小的原则。枝条缓放拉平后可较快形成花芽或提高徒长枝着果率,结果后回缩,培养成枝组;随着树冠扩大,大枝过多时,可将辅养枝或临时性骨干枝缩剪控制,改造成大中型枝组;将生长枝于冬季在基部潜伏芽处重短截,翌年抽梢如仍过强,则于新梢长30cm以下部位,用同样方法重短截,直到形成一个中小型枝组。 4花果管理 控制花芽量,使树势与产量相适应。在留花芽时,为防止冻害和病虫的危害,要留有余地,以防人为减产。留足预备枝使能在结果的同时形成足够的花芽,一般花芽与叶芽的比例在1∶1至3∶
6、2。一般在花前喷洒400倍的ppo,以减少低温对开花的影响。晚秋黄梨树花芽容易形成,坐果率高。若形成过量的花芽而不进行疏花疏果,常因坐果过多,影响果形,降低品质;同时容易出现大小年。一般宜在落花后10d开始疏果,对成年树上部、外围、强枝及近骨干枝的果实应少疏多留;下部、弱枝及距骨干枝远的果实要多疏。一般每个果实应有25~30张叶片,正常年份1个果台可留1~2个果实。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外伤果。积极采用梨成果套袋技术,以提高梨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4]。 5病虫害防治 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梨黑星病、黄粉蚜、梨木虱等。梨木虱成虫、
7、若虫均能为害梨树叶片、嫩梢,并诱发煤烟病的发生危害,导致梨树落叶、落果、品质变差,在卵孵始盛期即若虫1~2龄高峰期用虫螨克1250~1500倍液,或扑虱蚜3000倍液进行防治;梨黄粉蚜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果实等洼处取食为害,越冬卵孵后若虫爬行期,用80%的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2.5%功夫2000~2500倍液,或25%快杀特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从6月下旬开始再用上述药剂防治1次。落花后7~10d用20%代森铵1000倍液,或40%福星8000~10000倍液进行防治;6月中下旬用40%福星8000~1000
8、0倍,或80%代森锌800倍液进行防治。 6采收 一般根据果实量化指标来确定采收期,树冠中下部的果实一般较早成熟,可先行采收。目前也有通过延迟采收的方法来提高果实质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