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04847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 提要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石家庄经济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学科专业平台,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丰富第二课堂,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2、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加强学科融合等多条途径构建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其特有的要求。 (一)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设置要求。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要求,厚实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设置大学科、宽口径的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专业面过窄的局面。. (三)课程体系要求。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增强实践”的要求,辩证地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增开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
4、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要求。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清晰的目标定位是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形成的先导。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找准定位的关键在于: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需求的特征和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既符合社会实际、又紧密结合校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石家庄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经过56年
5、的建设,已成为一所经、管、工、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凝练,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秉承“以人为本、有容乃大”的办学理念,突出“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国土资源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增强办学实力,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建设河北省一流、国土资源行业有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二)打造培养
6、创新人才的学科专业平台。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平台。学校通过近几年的学科结构调整,将有限的学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不同学科之间,尤其是主干学科与非主干学科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结构关系,逐步形成以地学类和经管类优势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相互支撑,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目前,我校有“企业管理”、“水文学与水资源”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这一特色化的学科结构和体系,为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
7、支撑。 专业是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形成的最直接、最关键的载体。学校充分依托现有学科优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构建专业链、专业群平台,重点培育建设能够资源共享、优势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学校已打造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培育了“地质矿产教育”、“管理教育”和“水利水电教育”、“经贸会计教育”4个省级创新高地和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三、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
8、、分段教学、分流培养”模式,同一大类的学生,一、二年级按专业大类培养,实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按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将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素质教育融入新的培养方案,加大了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比例,创建第二课堂,为实现学校“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