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的论文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极大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介绍了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例,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市场经济;范例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莱阳市是山东省最早开始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地区,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在莱阳市乃至全省各地农村建立和发展起来。实践证
2、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办,完善了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极大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办与推广,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参与。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特别是目前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弱质特性暴露无遗,尤其是经营规模小的合作
3、社,明显表现出经营状况不佳、发展后劲不足、商品率低、产品销售不畅的困境[2]。据不完全调查,莱阳市目前已有各类大小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个,但经营状况较好、组织规模较大、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合作社不足50%,大多数组织规模小的合作社近几年生产经营逐步走向低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局面。.为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规模,真正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现介绍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例,以为合作社膨胀自身组织规模提供有效参考。 1社员+农户型 利用合作社在提供信息、技术、生
4、产、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强宣传,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带动非社员农户入股和使其享受合作社的服务,从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规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3]。例如:莱阳市穴坊镇芦山果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4月,是由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出资兴办的,当初村集体用房屋、场地折价10万元、出资2万元;30个农户每股1000元,出资3万元,合计出资15万元。合作社进行了工商注册,并注册了“芦富”牌红富士苹果,该村共270户,全村果园面积逾40hm2,90%的农户有果园。合作社当时主要为社员提供农药、化
5、肥等生产资料,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实行盈余返还,合作积累。由于合作社经营状况良好,社员收入明显高于其他非社员农户,该村其他群众及邻村的果农纷纷表示要求加入合作社。于是,合作社又吸收了150户农户入股,依然是每股1000元,合作社增资了15万元,壮大了组织规模,增强了经营能力。合作社同时又带动了本村及邻村的果农180多户,不仅壮大了合作社自身的规模,又为每户果农年均增加收入1000多元。 2社员+公司+农户型 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进行农产品加工和初加工,依托产品销售公司,发动社员带动
6、农户共同发展。例如:莱阳市利群艺品合作社是由穴坊镇蚬子湾村村民王文江于1995年发起的,当初他依托青岛几家外贸出口公司,组织本村农户加工以玉米皮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工艺品生产。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在村集体的支持下,联络周围村庄12个加工草制品的大发货户共同出资入股,其中村集体以厂房、车间作价入股72万元,王文江个人出资入股50万元,其他社员每股1万元计12万元,共计出资134万元,组成了穴坊利群艺品加工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又吸收了本村周边社员40个,通过社员的扩展,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户1200多户参与了草
7、制品艺品加工业,既扩大了组织规模,又增强了产品加工能力,增加了群众副业收入。 3合作联社型 合作联社主要是由龙头企业牵头,由相互合作的多个合作社进行强强联合,组成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共同体[4]。例如莱阳市龙大企业集团供应合作联社,是由莱阳市著名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龙大企业集团于1996年牵头成立的。当时是为了解决企业集团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而面临的原材料供应紧张问题,联合5个合作社进行合作经营;5个基层合作社又下设22个分社,各分社共拥有8000多个农业种植户及运输大户。合作联社根据市场导向及企业集团生产计划
8、,细化农产品原材料供应计划,下达给相关的合作社,合作社向各分社下达具体的农产品种植计划,各分社将种植计划细化给社员(农户),并落实具体的收购计划,提供技术、信息及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经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龙头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的无序种植问题,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同时又为农产品的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