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

ID:10300630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_第1页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_第2页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_第3页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的论文摘要:文章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在大量统计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改革后出现的新一轮的产值增长,描述了于此增长相应的农户生计的变化,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农户对政策的需求,对于林业改革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改革;增长;需求;建议    一、引言  20世纪末以前,林业的发展一直很迅速,主要表现为重点产材区的出材量很高,因为很少像现在这样顾及到森林的生态效益,而且外部因素对林业的发展拉动很大。  从2000年开始,林业的发展一直很缓慢,一方面国家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加大了森林的种植却减少采伐,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水平的加快,林农经营林地的

2、积极性比较低,而这种低积极性主要源于林地收益的分配问题和外出务工的收益远超过林地经营收益;同时,木材的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变动,用材林的收益不如经济林,这点表现为农户将自家的自留山或者荒山基本转化为经济林获取收益。  2006左右的林业产权改革伴随着新一轮的林业增长,林业改革距离现在仅有两年多,但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的验证说明。关于这新一轮改革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从权属的角度,将改革的制度绩效体现出来。其实最早的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也是随着农业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而此次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林到户。所以认识2006左右之后的

3、林业的增长原因,对于未来的林业改革进程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从集体经营向以农户为基础的或者以生产组基础的经营制度的制度变迁是这一时期增长的主要因素,那么未来的改革就应该巩固林农或生产组的地位,并通过配套的制度安排来促进这种经营;如果向家庭经营或者小组经营的转变有损于生产,或者对森林的生态产生有害影响,以及对农户家庭收入起抑制作用,那么重新的集体化将是合乎逻辑的过程。.cOm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阐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林业制度改革对地区林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同其他改革以及投入增加的贡献。  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产权改革  从集体经营转向分户经营或者小组经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

4、的政府的制度供给,而是建立在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在改革之前,林地的经营是在村集体的组织下进行的,村集体内部的监督实际上是不完全的,从而导致了对林地收益权产生寻租行为,权属的边界日渐模糊。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集体经营确实是存在自己的优越性的,林地的经营的规模性通过集体经营体现了出来,地区出现的“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做法给林农创造了巨大的收益,问题只是出现在利益的分配环节,而利益的创造环节并没有太大问题。  迄今,政府虽然强调保持林农对林地的使用权的稳定性,坚持要分林到户,然而在林业改革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分到生产队这一级,既保证了适当释放了林地经营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程

5、度上使得林地依旧原有的规模经营。制度的安排与技术是分不开的,现有的林业制度安排,是在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分户经营条件下进行的,而过度的集中又导致收益的不清晰,所以分林到组成为一个可替代的次优选择。  (二)经营改革  这里经营的改革体现在主要资源种植主体以及种植类型的发生的巨大变化。从种植主体的角度讲,过去南方集体林区的用材林的种植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政府的林业重大项目的扶持下进行的,林农自主的种植行为几乎很少,一方面,大面积的种植需要大量的资金,前期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林农对收益的预期较弱,因为政策的不稳定和权属的不清晰。但林农此时选择的却是收益性较强的经济作物,如毛竹、山核

6、桃。在安徽宁国市,笔者也发现了专门的毛竹种植团队,通过种植毛竹来获取收入,并且保证成活率,说明了毛竹种植在当地非常盛行,专业化种植水平很高。  (三)市场改革  林业的市场改革主要体现在木材的销售环节上,林农越接近市场,获取的市场信息越多,讨价还价的能力越强,说明木材销售的便利程度较高。木材销售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的变多家进山收购为一家或者少数几家进山收购开始,并没有多大变化。随着森林资源的好转,一家进山收购成为了限制林农增收的屏障,在一家独断46经营的情况下,林农的讨价还价能力显著降低,从而刺激了林农对经营作物的改变,减少了对用材林的投入。  近几年林产品的收购价格

7、和销售价格波动明显,说明了木材价格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加强。在调查中发现木材的收购价格明显低于销售价格,木材收购价格大约为销售价格的80%左右。一家进山收购的本质上就是一种政府价格控制的过程,这种收购价格是在倒算的基础上确定的,也就是在保证木材公司和政府部门利益的基础上确定的。一家进山收购使得利益得不到公平分配,从而影响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改变了林农的经营行为。  三、宁国市的林业增长  (一)宁国市的整体资源概况  宁国市约有农业人口数量为312390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55亩,山场面积为183515.8公顷。2008年的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