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论文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 论文摘要: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以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工作借鉴。 高校学生的安全与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转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
2、形象。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多样化在高校的体现,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谨就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途径展开论述。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工程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其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全社会成千上万个家庭。新时期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正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安全状况决定的,是以确保大学生
3、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为根本的。高校以此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之一,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完善,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同时,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事业,是以高校教职员工为主导、大学生为主体,以传播知识、培育较高层次人
4、才、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事业。这一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作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正是从源头上应对社会转型时期高教事业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抵制各类反动思想渗透、预防各种破坏活动,保障高教事业良好发展秩序的必须之举;同时,也是应对当前时期社会矛盾增多、各类案(事)件和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最大程度消除各类不良影响、保证高校正常工作开展的有力措施。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现高校人才培
5、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落实,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实施安全教育是其必须承担、不容轻视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更加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更加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即促进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
6、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中发16号文件下发后,各高校更进一步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给予了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众多新成绩。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仍然面临新挑战,并存在一定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高等院校管理模式的社会化、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层次的复杂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总数的增加,社会环境的复杂与社会体制的变革,大学生群体思想与行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都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许许多多
7、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与此同时,众多旧的安全隐患亟待解除,各类新的隐患却又不断出现急需排查;加之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学生的伤害事故、学生的违纪与犯罪案(事)件较之以往更加复杂。由此看来,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机制尚未形成。这包括学校相关教育管理者(管理部门)和广大受教学生两方面的认识问题,以及有关安全教育未能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化。其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
8、习惯性地被理解为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而由于这类部门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因而安全教育主要以辅导讲座、座谈、活动的形式开展,缺乏完整的、全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细化教育。最后,安全教育的“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