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8925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后wto时代的《职业高原现象》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后WTO时代的《职业高原现象》研究摘要:自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在1977年提出“职业高原”的概念以来,这一现象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尤其是后WTO时代,传统的具有刚性的组织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扁平化的柔性组织已成为组织竞争的焦点。为此,员工进入“职业高原”的概率不断加大,“职业高原反应”对企业的冲击也越来越大。鉴于此,剖析“职业高原”现状,探索“职业高原”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职业高原;就业指导;扁平化 一、职业高原的概念 最早提出职业高原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erence(1977)。他认为职业高原是个体职业生
2、涯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个体获得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很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研究者对职业生涯高原的概念化操作都是从晋升和流动这两个角度进行的。Veiga(1981)对职业生涯高原的含义进行了扩充,认为职业生涯高原不仅包括晋升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还包括水平流动的停滞。他将职业生涯高原定义为由于长期处于某一职位,从而使得个体未来的职业流动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变得不太可能。在企业中,职业高原是员工在当前组织中处于职业生涯顶峰、难以得到继续发展的状态,常常被看作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简单的说就是个体职业生涯上的一段“停滞期”,它与个体的工作晋升和变动密切相关。
3、 二、职业高原的分类 个体所能够获得的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不仅包括职级的向上发展(晋升)受到限制,同时也包括在横向水平上的岗位变动已经不大可能。职业高原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高原、工作内容高原和个人主观高原。 (一)结构高原 指发生在组织水平的,因组织结构原因使员工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如组织结构比较扁平,或组织晋升标准不明确,晋升规则不公平等。 (二)工作内容高原 是员工个人原因,由于员工掌握了工作相关的技能和信息以后,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热情。 (三)个人主观高原 指员工满足于现状,在工作上缺乏新的目标,同时在生活上也相对静止。 三、职业高原的风险
4、 对大多数人来说,遇到职业高原更能冷静思考自己现在的处境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职业高原意味着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它可能会冲击员工的生活、工作、心理的各个方面。 而对组织来说,长期处于职业高原的员工也往往是较大的隐患。首先,这部分员工通常会对工作感到枯躁、乏味,对工作缺乏激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或者安于现状,不再追求工作上的进步,这些往往导致企业没有活力,创新能力降低,竞争力下降。其次,“职业高原”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一些员工发现在原公司无法再取得更高的成就,从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造成企业大量优秀人才流失。 有研究认为
5、,职业高原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会有更多不利影响。 对社会来说,当个体职业生涯出现瓶颈、生活进入高原期,对于本身不仅无知觉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排除这些障碍的个体,羞于寻求协助,自己又很难走出困境,可能就提早被淘汰。社会中对此并未提供相关的资助和辅导实为可惜,个体如果无法进入就业市场,不仅是个人失业的问题,对社会来说丧失了这些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还要再花心力去培养,不只是浪费时间人力,更无益于整个社会的进步。 四、职业高原的风险管理 个体工作动力消退,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但是工作动力却是在最近才受到企业的极度重视。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组织变革的日渐频繁,“职业高原”
6、现象将越来越普遍,职业高原也将成为很多员工和企业所要应对的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这都迫切需要企业引起高度重视,也需要员工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减少或消除职业高原的负面影响。 (一)员工个体加强调试 就个体来说,当员工认识到他的绩效、对组织的贡献、能力不再重要或得不到承认时,就会发生机能失调。这就需要员工能够进行自我调适。针对这种状况,Rantze和Feller(1985)提出了以下的几种解决方案: 1、平和方法——接受这种状态,并努力压制自己的挫折感和愤怒。 2、跳房子方法——在原有职位不变的情况下,努力向其它方面发展,以求在其它方面有较好的发展。 3、跳槽
7、方法——从原来公司辞职,并在其它的公司寻求一个与原来相似的职位,希望环境的变化能解决这一问题。4、内部调和方法——通过尝试、创新等途径努力开发他们现有的工作,能成功地与决策者进行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Rantze指出,内部调和的方法对解决员工职业高原问题最有成效和实用价值。 虽然个人的调整与努力是应对职业高原的最根本手段,对企业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消除职业高原负面效应的重要方面。 (二)加强组织软环境建设 1、培养和重塑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